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印度体制建设     检索到  45405  条相关信息

2012年,腐败、通胀和新改革举措,导致印度街头抗议活动频发,政府形象大打折扣。辛格总理为平衡各派政治势力和扭转国大党形象,对内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主要反对党印度人民党积极备战下届大选。经济增长创新低,工业增长大幅回落,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印度的全方位外交环境进一步利好,三边和多边对话机制深入发展,与区外国家的防务合作不断深化,中印军事交流回暖;作为观察员...

作者:吴兆礼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印度严重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制度的因素,也有经济和社会以及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尽管印度各届政府均把减贫作为其执政的重要目标之一,努力发展经济以消除贫困,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印度的减贫效果并不明显,前景也令人担忧。

作者:广西大学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印度的志愿部门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民间组织形态。慈善与志愿精神一直是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的志愿部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数量庞大、规模小、松散而多元化的发展是印度志愿部门的特点。

作者:张放 出版时间:2011年02月

本文内容涵盖印度关于南南合作政策与印度发展合作政策的不同维度。我们将讨论南南合作框架,随后则分别讨论制度框架、模式和伙伴关系,最后一部分对新出现的挑战和未来前进方向进行评述。

作者:SachinChaturvedi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湄公河次区域以丰富的资源、充满生机和潜力的市场及在亚太愈发凸显重要的地缘位置,吸引了域外大国的积极介入,印度正是活跃于其中的一个。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和印度“东向”政策的深入,印度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也将向纵深发展,并对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国际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胡娟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本文分析了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情况,指出建设世界新秩序。中国和印度远远不止有望成为经济大国。现在,这两个国家还是构成地球生物圈的大国。因此,这个世界是否能为下一代成功地构筑一个健康的、繁荣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和印度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莱文 加里·加德纳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一方面,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排放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贫困人口众多和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过大,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极其脆弱。因此,印度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伴生结果。其出发点有三,并相互关联:首先,印度将自己定位为发达国家碳排放(无论是从历史排放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排放水平看)的受害者;其次,印度坚定地...

作者:穆库·萨瓦尔(MukulSanwal)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发展农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财力严重不足,依靠农村自身力量难以发展农村教育。因此,要重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我国实行新式教育已过百年,农村教育经费供给一直由县级政府和乡村自行承担,这虽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其弊端却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作者:刘惠林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