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检索到  41169  条相关信息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生存公平与劳动公平理论、城乡二元工农劳动福利差理论、农民养老保险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和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理论。养老保险生存公平与劳动公平理论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给付适度下限和适度上限标准的理论依据。城乡二元工农劳动福利差理论是说明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为什么要给农民养老补偿的理论依据。农民养老保险生...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现实、统筹兼顾、长远规划,对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确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框架与主线。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建成的基础上,依据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理论,提出构建以核心制度体系和管理运行体系为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目标框架。根据“一元化、二序列、三账户、五支柱”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老农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农村其他保障项目及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并存。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多制度、多项目并存的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也造成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等群体的养老保险关系需要转移与接续。鉴于此,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制度的有效性、健全性...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水平的提高对实现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进而提高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尽快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验状态走向定型发展状态,分阶段提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给付水平,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管理运行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土地、子女和社会救助的养老作用,逐步实...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发挥着个人纵向收入再分配、提升养老保险水平的功能,个人账户的完善要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适度水平为主线,以农民的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为前提,立足于未来农民的养老需求,确定合理的缴费档次以及适当的个人账户规模。同时,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账户”模式的指导下,提高地方财政补贴水平,提高农民的缴费积极性,形成以个人缴费为主、以地方财政...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本文主要介绍了苏州市、昆山市、张家港市、无锡市、江阴市等地方的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孙文基 出版时间:2006-07-01

课题组对河南省87个区县进行实地深入调研,重点考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54份。调研发现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公平性不足、制度可持续性受挫、制度流动性不畅、经办机构服务性不佳等问题。进而提出确保制度均衡发展,提高制度公平性;优化制度设计,提升制度可持续性;统筹衔接相关制度,促进制度...

作者:凌文豪 张娜 出版时间:2016-04-0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承担着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生存公平保障和对农民劳动福利亏欠进行养老补偿的历史责任。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试点经验进行总结,并借鉴国际农村社会养老金的发展经验,完善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制度。要以基础养老金适度水平为主线,建立随物价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上升的自动调整机制。为保证基础养老金筹资的稳定性与可行性,应着眼于未来...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