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检索到  242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以实践经验和政策分析说明发展综合性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的一个有力的突破口,并建议将此项工作列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议题,采取上层推动和基层组织的机制推进,与供销合作社改制、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结合起来,授权有关部门统一研究和部署试点。

作者:综合农协研究组 出版时间:2013-09-01

1984年,中国政府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户再度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融资活动日益活跃。伴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农户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农户的借贷网络中主要有六条借贷渠道:一是传统的私人借贷渠道;二是国家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渠道;三是钱会渠道;四是农村合作基金会;五是集体经济组织;六是新兴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10-01

从195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户不再是独立的生产单位,不再为生产经营融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经济的主要信贷资金需求方是集体经济组织,为扩大生产经营而借贷。虽然农户也是信贷资金的需求方之一,但农户几乎全是为了满足生活性需求而借贷。农户的借贷渠道更加单一,大体上看,有三个借贷渠道:一是正规金融机构如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但这...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10-01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户从单独生产经营,逐步在互助合作化运动中走向了集体化,最终被纳入了人民公社体制。在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前的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户为了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借贷。与20世纪30~40年代相比,现代金融体系卓有成效的建设,让农户可用的借贷渠道增多了,但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农户失去了某些传统的借贷渠道。这一时期...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10-01

从金融体系的机构组成来看,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完备,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建设,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相对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种体系基本上满足了农村金融服务要求。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包括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两部分。其中,金融中介占主体地位,金融市场中除民间借贷较为活跃外,其他各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对 “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远远不够。金融中介又...

第一个发展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这一时期的合作社运动,分为三个分支,一个是民间发起的合作社运动,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发起的合作社运动,还有一个是共产党发起的合作社运动。这一时期的合作社,是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农村运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为主,大部分处于分散试验阶段。第二个发展时期从1949年到1982年。这一时期的合作社,以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

作者:杜吟棠 出版时间:2010-03-01

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是发展型社会政策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并倡导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探索此项工作,对改革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意含和实践价值。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现有的两种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模式(“呼图壁模式”和“通江模式”)各要素的异同,对其实质分别以“质押委托贷款”和“质押自营贷款”两个核心概念涵...

作者:张时飞 出版时间:2009-07-01
报告

缩写词

ABC Agricultur aBlank of China 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词: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