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产品流通     检索到  7801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首先,介绍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回顾。其次,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思路和对策建议。

作者:翁鸣 出版时间:2000年04月

农产品流通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居民消费,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明确了规划缺失、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信息滞后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健全法律规划体系、培育主体、完善信息体系、创新政策措施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任秀苹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本书的基本任务是,重构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分析框架,探究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一般机理,重点从组织惯例、技术进步、关系网络、纵向关系等角度,剖析中国经济社会特殊情境下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动力机制,旨在增进对农产品流通“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解,重点包括:中间层组织的本质、重要性及其演进规律;农产品流通必要的“迂回”及其演进规律;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生产性”;流通功能...

作者:徐振宇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取代人民公社体制为突破口,经历了放开市场、放开价格,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三高”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农业已经从主要农产品总量不足的供给制转变为总量略有过剩、产品和区域结构不合理的需求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

作者:温思美 罗必良 出版时间:2000年11月

1978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改革,在1985年以前采取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方针,从1985年开始则采取了调放结合、以放为主的方针。通过十余年改革,一方面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了工农产品比价与农产品内部比价,另方面改革了过去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扩大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定价权,增强了价格管理的灵活性。这些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作者:王宜智 石刚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流通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在新的国际流通业发展趋势和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新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流通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提高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从流通政策入手,先对2012~2013年中国出台的主要流通业政策进行介绍,接着分析这些流通业政策出台的背景,并从构建现代流...

作者:袁平红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近年来,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不断创新经营理念,通过实施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交易翻番“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了市场跨越式发展,呈现出稳定、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建一个市场、兴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作者:魏克龙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乡村振兴;连片特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渠道治理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