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为什么中央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怎样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本文认为,在这个时候中央提出振兴乡村是对中国的国情、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也是今后中国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本文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文结合以往农村研究所把握的现实经验,从现代化理论视角,分析和探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际内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可行的路径。本文提出,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质仍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发展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按新发展理念来推进新时期的“三农”工作。
绿色低碳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最终目标是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道路。太仓市东林村通过对村集体经济形式变革,创新绿色低碳农业模式,打造乡村复兴新典。实践证明,太仓东林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不局限于生产量的效益,而是力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东林村紧跟乡村振兴发展脚步,是一次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探索。
稳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目前,陕西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3万家,延安市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探索出了顶端成品果园托管、黄龙粮食生产托管等模式,在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借鉴。
本文介绍吉林省已经具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条件,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绿色发展成为趋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但是同时,与城市相比,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仍然存在劣势。要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解决好相关经济社会问题及要素倾斜问题。这种要素倾斜不仅是一种增量倾斜,而且在相关领域也是一种存量倾斜。只有经过这种增量倾斜,以及一段时期的增量调整后,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居...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本文阐述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农业以种粮食为主的1.0版农业、以农产品供给为主的2.0版农业和供给农业多功能性的3.0版“大农业”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其次,本文讲述了作为传统农业资源禀赋匮乏的山区农村依靠“大农业”实现发展路上弯道超车的样本——浙江省临安区龙上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