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内卷化困境     检索到  37199  条相关信息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丁兴旺对家族而言,是权力扩张的表征;对政权而言,则意味着有更多的农夫、士兵和徭役。不过,当大一统王朝建立后,不断增长的人口却又会带来许多现实问题:由于土地这个农业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供给呈刚性,当人口暴涨而可耕地无法进一步扩大时,就会出现将新增劳动力反复投入有限土地的状况,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迅速下降甚至趋近于零...

作者:罗浩轩 出版时间:2023-09-01

基于农民主体性具有“去依附”“知我”“守原则”“和谐共处”等内涵,本文提出意识觉醒、要素叠加、组织培养和内外联动的具体培育对策。对农民主体性的塑造有助于促进扶贫工作往高效高质转化,从满足贫困人口的生存型需求转向满足其发展型需求,深度提升农民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避免返贫和贫穷代际传递现象的发生。

作者:苏志豪 徐卫周 出版时间:2021-03-01

美国学者杜赞奇(1996)曾用“内卷”这一概念来描述20世纪前半期中国国家政权的扩张及其现代化过程。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这一概念。按照杜赞奇的理解,“国家政权内卷”具有双重含义:在财政方面的最充分表现是,国家财政每增加一分,都伴随着非正式机构收入的增加,而国家对这些机构缺乏控制力,即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地方上的无政...

作者:胡荣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词:

本文主要探讨甘肃省农村基层治理的实践困境。首先是深层次矛盾,主要包括行政与民主化、政治性与经济性、计划性与市场性、运动式与常规式等的矛盾。其次是关键性问题,主要存在社会原子、政权悬浮、发展内卷、政策碎片等问题。

作者:王向东 出版时间:2020-05-01

中国的扶贫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不可否认,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减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无法脱离贫困。以2010年的1274元贫困线标准进行统计,至当年年底,中国还有2688万贫困人口,扶贫资金的入户率不足70%。为什么扶贫资金和项目不能充分地落实到位呢?扶贫对象能够从扶贫资金与项目中获益多少呢?为什么出现干部和精英截留扶贫资金...

作者:邢成举 魏程琳 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9-10-01

调查显示,随着执法规范化的推进,涉警上访的高压态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新的上访高潮,而且上访的性质也迅速异化。“维权论”和“治权论”都没能为涉警上访的失控提供一套合理的解释框架,因为真正的原因在于上访治理的政治原则缺失。政治原则的缺失使上访治理规则丧失辨识、裁断和实践是非对错的能力,导致上访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无理上访堵塞了上访维权的道路。与此同时,...

作者:林辉煌 出版时间:2017-07-01

本文首先指出,“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公共治理问题集中体现的基层治理困境之一。接着,本文讨论了资源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和乡村社会现实,从而梳理了“最后一公里”困境的生成机制,并找出了其中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强调要对农民动员与乡村社会的主体性进行重塑,从而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困境

作者:陈文琼 出版时间:2019-01-01

乡镇政府是中国政府体制最低一级的基层组织,他代表国家政权掌握着乡村社会最主要的资源,直接引领、指导和管理着广大乡村社会的各项活动和9亿农民,在乡村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目前处于农村体制冲突和矛盾焦点中的乡村基层政权,追溯了我国乡镇行政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乡镇基层政权面临的种种困境,进而剖析了中国现行乡镇政权建...

作者:姚监复 刘栩 出版时间:2008-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