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是关于中国经济特区政府改革的进展报告。文章分别介绍了“综改方案”文本中的政府改革、行政区划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改革,并提出了改革的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阐述了“ 十五” 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打破基础产业的国有及行政性垄断被提到议事日程;深化金融、 财税、 投资、 价格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其次介绍了“ 十一五” 经济体制改革前景分析与展望: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 财税、 金融等改革为重点,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人为本加快农村改革和社会保...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表明土地产权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下好集体产权改革“先手棋”,盘活农村改革全局,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改革勇气和改革智慧。天长市作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城乡融合发展不足...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在极为复杂的背景下展开的。首先,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1950~1970年,英国工业品增长率从2.9%降为1.9%,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从1965年的4.4%降为1974年的2.4%,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从...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优抚工作的实践并进行总结与思考。其次,研究分析了21世纪优抚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其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相对城市金融而言,其多元化、市场化、规范化程度都比较低,是整体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新社区建设及治理改革从形式上来看是由国家主导推动的。然而,基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地在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及基础不同,农业型地区、非农型地区以及工商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实施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背景与动力既呈现诸多共性特征,也有诸多差异之处。
“社会主义”同“法治”一样,是一个更为抽象一般的概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问题上,同样需要凸现中国的主体意识,倡导一种中国视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