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责信与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欲达成其使命的关键条件,对外必须遵守外部的他律规范,获得非营利组织存在于社会的合法地位,对内则须以较高道德标准加以自律规范;换言之,在应有的合法行为之上,还必须重视组织治理与运作,提升组织绩效,积极回应社会大众给予的信任和资源,以达成组织的愿景和使命。而“台湾公益团体自律联盟”就是在这样公益自律的需求中催生的,期望借由推动自发性的公开...
2009年,中国慈善事业法规政策和行业自律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国家层面,民政部正式将《慈善事业法(草案)》上报国务院,并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征求各地和各部门的意见。地方层面,《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各部门针对慈善组织免税问题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此举引发了慈善行业的强烈反应。同时,中国慈善组织行业自律建设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基金会中心、非公募基金...
社会信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商品”,未来,信用社会的构建将不是靠律法强制和人的“道德”“觉悟”提高,而是靠技术来实现。公益公信力不高是社会痛点,如何让公益资金的流向保持自律互律,公开透明,不做假账,在公众监督中一目了然,是区块链应用的最佳场域,也是成本最低的技术开发测试场。理性公益的科技运用和专业化要求,导致公益的专业门槛越来越高,技术手段越来越强,也...
本章主要介绍近代中国工业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自律自为团体的建立—以华北和天津为例。近代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并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介绍团体的艰难的起步、成立和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2014年中国公益慈善政策法规摘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2014年1月至12月有关公益慈善的中国地区的大事记录。
文章通过分析英国的媒体自律、美国的社会监督两个方面研究媒体自律与社会监督的问题。
本文简要收录了2016年我国公益慈善年度大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慈善论坛、诈捐事件、慈善捐赠、慈善组织等有关慈善的各方面事件,涉及政治、社会、法律等方方面面,可以看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