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4年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在平静中孕育规范的一年。针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多弊端,政府和慈善界本身都在2014年积极着力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调整和规范。这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开始筹划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以规范慈善事业,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公益的自律和对契约精神的提倡。这种规范过程从地方经验的探索逐步上升到了法治层面的讨论,贯穿于整个2014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就已开始了NGO能力建设的实践。90年代中后期,NGO能力建设成为热门,这主要是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推动:其一,伴随着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兴起,对与其相应的社会企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其二,基金会开始加强对资助项目的评估,非营利组织的能力不足问题逐渐暴露;其三,非营利领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
本文以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为例,探讨了中国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跨界合作。合作体现在资金和运营两个方面。从资金角度说,政府提供原始资金,孵化园运营也将产生一定收入;从运营角度说,孵化园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需要恩派这样的支持性组织发挥“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园区内的公益组织也要建立一定的“生态系统”方能持续发展。
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关键历程、方法论、成效及挑战进行了回顾。同时,本书汇编了不同时期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十五个公益行动典型案例,以呈现公益组织如何找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点,如何在公益行动过程中与基层政府形成密切的互动互补互塑关系,在发挥公益优势的同时弥补政府工作的不足。
2008年以后,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发展迅速,儿童阅读也逐渐成为近四五年来民间公益阅读的主题。同时,乡村阅读以其独有的姿态和价值参与到对教育的切实改变和乡村以及社区的建设中去。阅读公益事业要更好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公益阅读生态,需要加强分工和协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需要准确定位,坚持个性;需要健全公益机构管理机制,吸收优秀公益运营人才,不断提高公益管理团队...
社会化公益发育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将在此得到展示,这可以看成是大量的社会事实精心凝练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由社会本身来做公益,将呈现出怎样的一番机制、怎样的一番公益效果,又与政府主导的公益有怎样的不同。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政府、企业和非营利部门实施了越来越多的项目。随之引发的问题是,这些项目的绩效到底如何?如何对项目进行评估?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估。然而,近年来,随着非营利部门的崛起与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社会公益项目的评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书首先对公益项目评估的目的、评估的主体、评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公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公益开始走向民间公益时代。这一时期,真正代表民间诉求和呼声的公益组织及微公益不断兴起和蓬勃发展,政府做公益及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的公益相对弱化。真正体现公益内涵但此前中国公益领域极其匮乏的公益特性——民间性与个体性不再稀缺,公益开始逐渐回归本性,政府行政色彩进一步被弱化。与此同时,组织化公益在公益领域所占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