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储蓄动员     检索到  38  条相关信息

在我国,社会力量通常是与政府的行政力量相对而言的,指能够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对各类社会事务产生影响力的群体、组织或个人。改革开放后,随着单位体制的式微,社区、社团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党和政府的“刚性”政治动员随之“柔性”化为社会动员,各类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动员和组织机制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苗月霞 戴一鸣 出版时间:2022-04-01

灾害是经济社会面临的一种持久挑战。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身处“后疫情时代”的我们不得不思考灾害对经济系统的长短期影响、相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以及针对灾后恢复的经济政策制定。然而,在回答这些具体的应用性问题之前,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如何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效果?只有正确回答了该问题,才可能对于诸如“后疫情时代如何提...

作者:姚东旻 出版时间:2021-06-01

本书研究生态移民前、中、后三个阶段乡村社会的变化,分析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乡村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行动逻辑。作者将生态移民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概括为“动员与发展”的关系,国家进行发展动员,乡村社会实现发展,这是一种良性的关系,对于乡村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丁生忠 丁生忠 出版时间:2021-01-0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新的特点。失业下岗增加、公费医疗等福利政策逐步取消、教育费用支出也以较大幅度增长,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书在预防性储蓄的理论框架内,针对全国城镇居民的三次抽样调查数据,对收入、失业、医疗及教育支出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

作者:罗楚亮 出版时间:2006-01-01

社会保险法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理论研究一直是薄弱环节,很多制度建设也都处于探索之中。本书重点突出社会保险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发展”部分主要介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方面的新理论,同时对我国有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述评。“制度创新”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中的一些新做法,...

作者:余少祥 王家福 出版时间:2016-07-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养老金危机,最显著的表现是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在财务上难以持续,改革势在必行。同一时期,伴随着西方世界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推崇市场竞争、私有化、自由化并以反对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逐渐兴起,它取代了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的理论思潮。在养老保险方面...

作者:王雯 出版时间:2019-06-01

《中国劳动经济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组稿、在我社出版的连续型学术出版物,本书已分别于2009、2010、2011年出版三期,业内反映良好,为动员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中国就业社会保障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研究、提高研究水平、为宏观决策、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张建武 都阳 出版时间:2013-03-01

本书以2015年甘肃永昌“12·30”群体性聚集事件为例,研究了中国西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冲突情况。研究角度涉及事件发生背景、动员机理、事件演变、冲突管理及政府处置过程,希望对我国西部地区预防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有启示作用。

作者:宋劲松 李喜童 张朝霞 出版时间:2018-04-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