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乡土中国     检索到  52557  条相关信息

国际上,当传统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逐渐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与当地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参与式发展日益进入政界和学界的视野,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新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中,当地人和当地社区的动态变化、本质和含义、他们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视角,及其与外部干预者之间的互动和关系都成为审视和解决中国当...

作者:齐顾波 徐秀丽 王立全 出版时间:2010-10-01

在时代大变革下,中国的乡村和乡土正发生难以预知的变化。土地流失、人口流失、乡愁失落等问题层出不穷。唯有重新发现,方能洞察本质,进而启示未来。《重识乡土中国》是方塘智库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进行的基于乡村变革的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的产品成果,致力于在全球化、互联网、城市化、技术革新、资本入场等多重时代背景下,多维度、宽视野、系统性求解中国乡村变革的未来。

作者:蒋伟涛 出版时间:2016-09-01

乡土社会存在或明或暗的边界,具有闭合性与开放性不断循环的二维属性,这决定了村落发展中向内与朝外的二维视野。向内是闭合性与乡土新农村建设,农村走特色与多元发展之路;朝外是开放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跳出农村,农村人口加速向外迁移。在城市打工、县城买房、农村依然保有责任田的三栖模式是乡土社会闭合性与开放性融合交汇的产物,需要加快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培育与优化市场...

作者:熊凤水 出版时间:2016-05-01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学人对中国现代化转型提出了不少方案,其中如何处理都市与乡村的关系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对张关系鲜明的“乡土派”和“都市派”两种道路,尽管双方存在不少论争,但是他们的共同前提都是以“乡土中国”为改革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乡土本色”前所未有地被赋予了民族精神或文化精神的含义,这个偏向后来影响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本土研究。...

作者:杨清媚 出版时间:2016-12-01

本书在制度与市场的分析框架内论述了村民同土与乡的关系演变过程,阐述了乡土性在村民城乡流动中经历移植、消解、重构的辩证流变历程。乡土社会有闭合性与开放性两重属性,因此关注村落发展需要具有向内与朝外的视野。

作者:熊凤水 出版时间:2016-05-01

从费孝通教授笔下的村庄到今天的村庄,中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大规模外出打工等重大历史变迁,乡土性作为农业社会的本色,在时代变迁中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是如何演变的,怎样更好地为农村发展服务,是笔者兴趣之所在。

作者:熊凤水 出版时间:2016-05-01

村民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受到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双重浸染,如此前三章论述的,乡土性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呈现出移植、消解、重构的复杂流变过程。乡土性中的有些方面被农民工直接移植到城市社会中,用以支撑在城市的生活;有些方面因为农民工与乡、土关系的变化,不断地面临消解,甚至过度消解;有些方面则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和客观实际的需要,而在不断地重构。乡土性在社会急剧转...

作者:熊凤水 出版时间:2016-05-01

当前中国乡村正在发生剧烈的变迁。乡村的巨变不仅是社会形态的表面变化,还是社会性质和秩序机制的深刻变化,它带来了一系列预期和非预期的后果。要从理论上认识这些后果,深刻地理解当前乡村巨大的变化,需要回头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巨变之前的“熟人社会”,认识其秩序机制和社会性质。

作者:陈柏峰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