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主观福祉     检索到  7154  条相关信息
来源:中国书籍出版社发布时间:2023-08-14
关键字:贫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国

本文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民福祉研究”项目组于2013年所做的江苏、辽宁、江西、宁夏、贵州5省份1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民健康满意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对其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健康状况与其主观福祉高度相关,健康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其主观福祉水平也越高。相比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对农民主观福祉...

作者:李静 王月金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贫困,第二部分是社会剥夺,第三部分是福祉

作者:YuvisthiNaidoo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生计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对人口的收入或消费进行个体测量,到对福祉和人类可行能力进行定性评估,再到对积累与分化的关系特征以及群体间的分配关系进行结构分析,评估范围由窄到宽。除此之外,还可以添加很多方法,也可以进行不同分类。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方法都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可资利用的观点。

本文为儿童贫困与福祉的澳大利亚案例。

作者:JenniferSkattebol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章介绍经济学中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发展,并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解释不同的发展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冯贺霞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中国的贫困问题已经由以绝对贫困为主,转向以相对贫困为主。相对贫困的范畴远远超出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除了可以用货币、财富等客观指标测量之外,还包括个人对福利的主观价。本书利用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 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的主观福利和相对贫困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王小林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2011年11月30日...

作者:王小林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