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主观福祉     检索到  6535  条相关信息
来源:中国书籍出版社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贫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国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贫困,第二部分是社会剥夺,第三部分是福祉

作者:YuvisthiNaidoo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民福祉研究”项目组于2013年所做的江苏、辽宁、江西、宁夏、贵州5省份1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民健康满意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对其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健康状况与其主观福祉高度相关,健康满意度越高的农民,其主观福祉水平也越高。相比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对农民主观福祉...

作者:李静 王月金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生计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对人口的收入或消费进行个体测量,到对福祉和人类可行能力进行定性评估,再到对积累与分化的关系特征以及群体间的分配关系进行结构分析,评估范围由窄到宽。除此之外,还可以添加很多方法,也可以进行不同分类。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方法都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可资利用的观点。

本文为儿童贫困与福祉的澳大利亚案例。

作者:JenniferSkattebol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淮河流域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压力大,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旱涝灾害频发。2001年,该流域上游的21个区县所属区域被环保部划作“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区,并被审批为淮河流域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淮河流域居民福祉由基本需求、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三个层次的福祉构成,总体表现为基本需求高于安全与健康需求,精神需求最低。淮河流域居...

作者:王晓梅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本章运用场强模型与断裂点方法建立了生态系统服务转移模型,以MA的人类福祉框架为基础建立流域居民福祉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果关系分析及灰色关联模型,研究了渭干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流动性及与农牧民福祉的关系。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呈现溢出效应。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强度与距离成反比,溢出价值先下降后波动上升。流域农牧民福祉表现出明显的层次...

作者:乔旭宁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本章介绍经济学中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发展,并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解释不同的发展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冯贺霞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