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东溪村     检索到  9  条相关信息

本文梳理了东溪村60年来主要历史事件。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2004年12月,调查组对郴州市的孤儿状况进行了调查。 在郴州市北湖区保和乡、 南溪乡和安仁县的坪上乡走访了13户孤儿家庭以及当地民政干部和村干部。其中保和乡5户,集中在保和村;坪上乡5户,集中在高田村;南溪乡3户,分散在东溪村、 南溪村和长塘村。

作者:刘浪 尚晓援 出版时间:2008-12-01

本文主要以村委会为中心的退耕还林政策变通执行过程以及实践逻辑为主展开讨论,以案例呈现村委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策略性行动与特点,并对影响政策变通执行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导论部分将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从微观视角详细呈现一项环境政策在特定时空中实践的现状、问题与成效,从而揭示一项全国性的生态建设项目的地方实践形态及其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已有近20年历史,在生态、社会与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这里特别关注基层执行主体之间的互动实践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退耕还林政策作为一项全国性的环境政策,具备系...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本研究旨在考察退耕还林政策在特定区域的实践形态,并试图总结不同行动者政策行动的特点与影响因素以揭示行动逻辑。本书的研究主线是对退耕还林政策实践过程以及行动者行动的跟踪研究,而个案研究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考察这个过程。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本文以乡镇政府为中心梳理退耕还林政策基层执行过程的五大环节,即政策目标原则的理解、宣传动员、小班规划与分户落户、造林植树、验收年检与政策兑现,随后通过规范性政策文本以及基础执行主体实践之间的博弈关系展开分析。其次,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命令-服从”关系演变为“讨价还价”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为基础分析作为委托-代理 “终端” 的...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本文主要讨论退耕还林政策的最终执行主体村民基于自身生存逻辑与生态智慧对政策采取变通适应的策略性行动的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在退耕还林工程基层实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对政策的具体行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禁种而种”(2003—2010年),第二阶段“可种而不种”(2011—2018年),第三阶段“毁林复耕”(2018年之后)。村民对政策的变通适应...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一项全国性的旨在改善生态的退耕还林工程通过科层体制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实践以及村民策略性行动选择的共同作用形塑了政策特殊实践形态。本研究重点从微观视角揭示基层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在退耕还林政策基层执行中的复杂过程与实践逻辑及其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实际影响。虽然当前中国政府大力投入环境保护并建立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但仍然面临环境“治理失灵”等困境,这为本...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06-01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