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津冀渗坑污染事件,由民间组织率先报道,引发了互联网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传播,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迅速响应,开展调查及治理工作。在此次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在应对处置方面...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进行访谈,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一些不良嗜好,如赌博、抽烟、喝酒、网络成瘾等,这些不良嗜好的形成是企业忽视员工工作之外的生活、员工亚群体思维以及不适当的休闲生活方式等造成的,而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化未完成的阶段,企业有责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社会福利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需要被引入民营企业,以帮助青年...
舆论焦点事件并非简单的传播问题,它的产生是有其社会背景的。事件本身的冲击性和社会矛盾的现实存在是构成舆论焦点事件的两大要素。2012年,在河南省发生了“法官眼花判错案”、“持枪威胁记者”、“永城官员强奸幼女”等事件,这些事件虽然是孤立的,但却折射出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从舆论焦点事件的应对来看,积极应对成为主流,应对之术有所提高,但应对之本却有待于确立。依...
2021年3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称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沃柑保鲜存在违规用药问题,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当地有关部门、中央和地方两级媒体以及行业网络大V合力联动还原真相、引导舆论,持续推动武鸣沃柑正向期望的恢复和提升,事件舆情经过4次起伏后于4月12日趋于平息。当地政府部门及时回应舆论质疑,有效挽回了沃柑品牌形象,舆情应对举措得到网民认可。
本文列举了2018年度中国残障十大权利候选事件。
福寿螺,北京80余人病倒,广州管圆线虫病,三个简单的词汇和短语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入了外来生物入侵这个复杂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人类所起一的作用似乎和很多环境问题一样,是一种决定的副作用。而在这场悄悄进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是真正考验人们智慧和勇气的难题。
互联网形成的新媒体舆论场逐渐成为官民思想碰撞、沟通、汇流的重要阵地,重塑了“中国舆论引导新格局”。近几年水污染事件不断引发了民众网络舆情,对政府如何引导和应对水污染舆情事件提出了考验。本研究主要以2013年的水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新闻报道量、微博关注量和论坛参与度为依据,选取热点水污染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水污染事件特征、舆论传播特点,提出引导理性舆论倾向...
2013年,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出现,尤其是“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的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013年影响较大的10起石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舆情事件具有舆情焦点由事故现场情况转向安全事故问责等特点。结合舆情传播特点,本文从舆情应对时间、应对平台等方面...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