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没有分工的市场”     检索到  56539  条相关信息

本文聚集于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对国内外中国经济史学界有关斯密型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批评与讨论,对阿里吉与加州学派有关斯密分工理论及其在中国表现所作解读提出强烈质疑,并通过阅读斯密、马克思原典,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斯密,即强调“社会分工”斯密,并引入吴承明“没有(社会)分工市场”概念,主张将两者(即真假斯密)结合起来,用历史眼...

作者:夏明方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首先,介绍了分工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深层根据。其次,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作者:王建均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尽管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推进,但区域内部经济关联度仍然较低、一体化进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北经济整体竞争力。东北区域需要围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造东北经济发展内部“凝结核”,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文回顾了东北区域产业分工与经济合作现状,并对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提出了思路。

作者:丁晓燕 张丽娜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本文选取开发区进行案例研究,揭示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并从案例抽象上升为分析框架,在案例研究结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超额公共产品供给前提条件、根本原因、诱导因素、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提出甄别、清理和转化超额公共产品具体方案,为划分政府与市场之间界限、规范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行为提供了操作性建议。

作者:周绍东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本报告是对中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发展情况分析。报告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首先说明中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中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其次指出中国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最多发展中国家,同时指出中国工业目前呈现优势格局变化和竞争态势发展趋势,最后说明国有工业企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适应新竞争环境。

作者:金碚 出版时间:2003年05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与中国旅游业关系。自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逐渐发展壮大。 虽然目前存在诸多不足,但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极其广阔美好前景。

作者:王尔康 出版时间:2008年04月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合作社对于促进就业、益贫增长与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这亦是中国大力推广合作社原因。合作社这些功能必须借由其不同于一般企业治理机制来实现。现实中合作社能否实现预期功能,取决于它是否按照合作社本质规定构建治理体系。

作者:邓衡山 王文灿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过程中,重化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首选,另外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皖江要先行,因此打造皖江重化工业基地突破口在江北。

作者:宋国权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