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公益岗位     检索到  13668  条相关信息

2015年,我参加中国灾后社区重建学习网络,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生命历程,书写自己的公益之路。此次书写,除了与自己对话,也希望借此来不断追问和探询究竟是何种力量让自己献身并扎根于中国公益这块贫瘠而脆弱的土壤。这一年,正值我工作的低谷,迷茫而不知所措,有过考虑离开工作十年的机构,也想着离开公益行业,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不断提醒,离开之后是否心安?

作者:张志辉 出版时间:2017-05-01
关键词:

以“公益岗位”为代表的“购买服务式”扶贫治理机制是在合作型反贫困理论指导下探索的一种针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综合性扶贫治理机制,是在开发式扶贫基础之上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社会保障等多项制度的有效衔接。

作者:李博 左停 出版时间:2021-03-01

在“第三部门”亟待发展的中国,如何扶持和培育中小型民间公益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初期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促进民间公益组织的茁壮成长,最需要的是创造有利于公益组织成长的环境或支持性体系。因此,在公益产业链中,支持型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公益支持性体系的过程中,支持型组织NPI进行了积极探索,发展出公益组织孵化器、公益创投和公益广交会等创新项目...

作者:吕朝 出版时间:2010-10-01

本报告选取150家样本企业,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它们在中国的公益实践现状,包括公益资金投入、关注领域、公益模式、品牌项目、专业化程度、员工志愿者参与和公众参与情况等,分析各类别和行业的企业公益发展水平,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公益实践的情况,指出2015年呈现的新趋势,并针对企业公益活动较零散、专业化程度不高、员工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等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王睿 张蕴慧 黎影怡 出版时间:2016-06-01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借助国际发展领域的扶贫合作项目,社会性别在中国的社会组织中得到普遍传播。2008年前后,随着国际机构撤离中国,国内公益慈善资源和中心发生改变,社会性别随之边缘化。2015年借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之际,公益圈的女性主义者喊出“北京再出发”“重提社会性别”“社会性别让公益更有效”的倡导声音,使社会性别和性别平等再次...

作者:高小贤 出版时间:2016-06-01

2015年,“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继续推动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发展领域的结构性变迁。一方面,传统公益媒体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进行众筹、自我造血、角色转化等尝试,但从未停止关注公益主题与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新媒体与自媒体发展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以社交网络与用户体验为努力方向,让更多普通人卷入并参与到体验式社交型公益行动当中。本文通过对2015年传统公...

作者:周如南 陈敏仪 出版时间:2017-02-01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2014年中国公益慈善政策法规摘要。

作者:杨团 出版时间:2015-06-01

本报告选取150家样本企业,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它们在中国的公益实践现状,包括公益资金投入、关注领域、公益模式、品牌项目、专业化程度、员工志愿者参与和公众参与情况等,分析各类别和行业的企业公益发展水平,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公益实践的情况,指出其中呈现的新趋势,并着重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转变进行探讨,提出分析与思考。

作者:李东瑶 熊祎伟 王睿 出版时间:2019-07-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