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是饮茶大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茶产业也呈现出现代化发展的新面貌。在国家继续加大对茶产业扶持力度的大背景下,2011年中国茶产业发展受到茶区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继续维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朝着更加多样化、深度化方向发展。 总的来看,2011年中国茶叶产量和产值继续增加,各茶类增加幅度有一定差异。茶园总面积达到220.7万公顷,...
茶叶作为中国农业特色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在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的大背景下,2010年中国茶产业发展受到茶区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持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产业的深入挖掘与横向扩展及整体竞争力提升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总体而言,2010年,中国茶叶生产持续升温,种植面积与产量较2009年均略有增长,且...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茶叶商品化生产的国家。然而1887年后,随着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业兴起,中国茶叶出口每况愈下。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茶业经济开始恢复。近年来,中国茶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2009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居世界第三。茶叶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提高...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园面积连年扩大,茶叶产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值连年增加。中国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茶叶生产继续保持增产增收的态势。2012年,中国茶叶生产虽然经过气候恶化、国际金融危机、国内政策调整等的影响,但仍然产销两旺,蓬勃发展。
本书搭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初步研究框架,阐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进而对国外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本书依托吉首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完成的“湖南省乡村振兴千村调研计划”收集的数据,从微观村级层面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趋势。在实证分析层面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水平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贫困农户生计响应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本书基于产业集聚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河南实践,遵循“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规律研究”路线,尝试性地对其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了中国化改造,聚焦于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和发展动力的相关命题,对产业集聚区内、外部动力机制及其关联影响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运用多样化的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综合性分析。既可作为了解产业集聚区发展理论和经验的工具书...
本书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即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实现经济赶超,从而为解决我国当下区域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参考建议。同时,...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将会遵循怎样的产业路径?需要格外关注哪些重点领域?未来的能源体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碳交易体系将如何优化能源结构?绿色投资如何走上可持续运行的轨道?哪些领域可以为碳交易金融工具提供发展空间?本书用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明确的建议。此书是政府相关部门、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研究双碳问题和能源转型问题极佳的参考书。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