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阐述了从古丝绸之路到欧亚大陆桥的历史演化,总结了古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桥的共同之处,并比较了欧亚大陆桥与海上商贸之路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推进欧亚大陆桥发展的几点建议:首先,将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核心内容;其次,逐步打破各国贸易壁垒,形成欧亚大陆桥的经贸贯穿线;最后,以金融投资取代产品输出,促进欧亚大陆桥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之一,彰显出未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陆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挑战,其中,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人类行为是最重要的原因。本书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中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从森林生态系统...
本书借鉴旅游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利用GIS空间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相关技术,构建了我国陆地边境县(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模型,揭示边境旅游竞争力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以期为我国陆地边境县(市)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借鉴。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比较了上海和东京的陆地交通。第一,介绍了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第二,比较了市民使用的交通工具。第三,介绍了自行车的演变。第四,介绍了轨道交通的演变。第五,介绍了汽车。第六,总结研究结果。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关系到国家领土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越陆地边界在维护国家权益、保卫国家安全等诸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介绍了在中越陆地边界勘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测绘技术保障措施。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生态文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经济体系逐步形成,绿色辽宁工程稳步推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进展顺利,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但是,生态文明建设距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公众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加强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生态补偿...
我国的西北地区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生态极其原始、敏感和脆弱。在长期的环境演变中,因受全球“温室效应”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剧,成为未来10~20年乃至较长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本文在探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措施,着重提出了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相协调的...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是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之后不久获批的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带有十分鲜明的生态文明试验示范的导向。2009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举全省之力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新湖北,明确要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生产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