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逆市民化     检索到  53701  条相关信息

本文立足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的问卷调查资料和访谈资料,采用新制度主义的多层次因果分析框架,探讨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的市民选择及其异质性,以期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探究了本地村民入户城镇的影响因素,本地居民的回迁意愿以及外来常住人口的选择性市民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市民的建议。

作者:张桂金 出版时间:2022-09-01

农民市民有其特殊性,庞大的农村人口不能都涌入城市,采用就地市民方式可能更切合实际、更卓有成效。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中国农民正加速分化,将分化为城市市民和居村市民,其中居村市民主要包括居住在农村城镇、集中社区的市民市民农民或职业农民。国家不仅要安排好农民工和城郊农民的市民,还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理念大力推进居村农民市民,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也能过上...

作者:吴业苗 出版时间:2021-04-01

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巩固提升既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以终结“未市民”基本实现外来村民易地市民、终结“市民”基本完成本地村民原地市民,并使非农化乡村及其“村改居”社区作为市民对象的所有常住人口终结“半市民”,朝着全力达成常住人口共同市民的发展方向奋勇前进。

作者:刘小敏 出版时间:2022-09-01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剖析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部分外来村民“未市民”、部分本地村民“市民”以及属于市民对象的常住人口总体上“半市民”三大突出问题的成因或生成机理。

作者:刘小敏 出版时间:2022-09-01

本文将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的突出问题主要归纳为三类,即部分外来村民的“未市民”问题、部分本地村民的“市民”问题和全体转型村民、转型居民或未完成市民转型的常住人口总体上“半市民”的问题;并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成果和包括课题组实证调研结果在内的各种应用研究成果,聚焦这三类突出问题,继续探讨其基本内涵与表现形式。

作者:邓智平 出版时间:2022-09-01

无论是属于外出农民工的外来村民,还是属于本地农民工的本地村民,都是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的常住人口,都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的角度进行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的理论阐释,在回顾与述评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构了以新制度主义理论诠释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的分析框架,界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作者:张桂金 出版时间:2022-09-01

本文主通过文献回顾与评述,探讨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的社会成本及其分摊机制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的内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的社会成本内涵、社会成本的测算与动态演化、外部成本的评估及其对市民的约束,社会成本的分摊机制构建等。以此为基础,本文阐述了研究的总体研究思路、基本观点与框架结构。

作者:张国胜 出版时间:2021-10-01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政策性极强的工作,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一整套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体系。第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需要一个战略规划机制,从最高层次上调动政治、经济、社会、国际等力量来推进。第二,建立健全与市民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迁移流动人口的保障。第三,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政府、市场...

作者:陈志光 出版时间:2022-1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