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迁移研究     检索到  48147  条相关信息

本文分析女性农民工的迁移动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女性劳动力移民的迁移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女性的迁移首要原因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谋生。女性外出打工的特点是:很少独自来到城市,一般都有住所,工作有着落。

作者:李艳春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本文首先概述了劳动力迁移理论争论与发展,其次 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的实证检验分析了劳动力迁移决定与影响效应,最后概述了劳动迁移与农民工回流动态决策机制的研究评述与实证方向。

作者:明娟 王子成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迁移式扶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研究讨论

中国是人口迁移大国。从2009年到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2.11亿人上升到2.4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5.8%上升到17.7%。70640123近几年来,流动人口规模和占比虽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70640124我国人口迁移规模大,结构复杂,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一直为各学科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一些学者关注中国人口迁移的整体情...

作者:王非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流动成为新趋势、新常态。老年人口的流动是人口流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不可忽视的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的流动也变得日益活跃,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认识这些新特点和新变化,对于我们制定人口以及社会政策,特别是对于制定和完善老年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本文概述了配偶或子女随迁已成为当前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基本形式。家庭化迁移更多地反映了除经济理性外,农民工在家庭亲情、社会支持、避免制度排斥和伦理责任方面的需求,这构成驱动农民工“携家带口”迁移的社会理性机制。

作者:熊景维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外出农民工的迁移模式及其决定因素。考虑到迁移和回流的选择性,笔者假定农民工外出就业依次经历外出、回流与再迁移三个次序决策,分别在三组状态———留守农村与外出、留城发展与回流、再迁移和留乡发展中进行抉择。通过采用极大模拟似然-两步序列选择Probit模型纠正选择性偏差并以此进行估计,笔者最终发现,农民工外出就业的...

作者:明娟 王子成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过,受制于户籍等约束,农民工很难在城市安家定居,也难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形成了独特的往返于城乡之间...

作者:明娟 王子成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