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青海城乡居民消费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式消费和80年代的温饱型消费的历程,90年代以后逐步向小康型和富裕型消费过渡。“十二五”时期,在城乡居民城镇化、人口老龄化、教育程度高级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等趋势下,科技、文化、医疗、旅游、物流、休闲等行业将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监管、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结构、完善城镇化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费和谐论的相关理论知识,接着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消费和谐论,最后研究了实现消费和谐的路径。
第四章总体分析了农地边际化下的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发现无论是小麦主产区、稻谷主产区还是玉米主产区,其农户农地投入并未随主产区作物优势而表现出集约经营优势,低端与高端农地边际化交错并存。在此情形下,本章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生产、储售行为及其效应进行分析。
传统经济学的消费理论属于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又包括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建立在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基础上的拓展理论。确定性消费理论认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当然除了收入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影响因素,比如利率、价格、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社会保障等因...
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行为非规范条件下的企业收入;企业的分配模式;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和社会福利目标与企业收入分配;企业横向收益比较。
本文先回顾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消费函数的理论和模型,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最后对提高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刺激需求以扩大消费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2005年1~9月消费需求增长特征,研究了2006年消费运行政策环境,并对2006年消费增长进行了预测。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问题不能脱离中国目前的社会、文化以及信息技术背景予以考察,本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放置在宏大的媒体世界中,重点探究了手机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关联。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