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在亚洲三角贸易模式下,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2005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外贸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贸易顺差屡创新高。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约因素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将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转变传统的追求贸易顺差的观念,调整出口发展战略成为2006年国民经济持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2006年外贸运行态势并对2007年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进出口增幅差距缩小,但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其次,分析了2007年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最后,提出促进贸易平衡的政策建议。
报告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进出口企业性质的分析,总结了中国贸易现状以及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为减少顺差和优化贸易结构,2007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对外经济活动的政策法规,局部贸易结构调整、贸易方式转变以及贸易顺差质量提升将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尤其是欧美国家经济增长情况对于稳定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至关重要。总体而言,200...
2008年的西方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和对外贸易顺差而影响了中国经济,大大降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并未给中国造成深重的经济灾难,使中国在这一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中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尽管如此,没有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实力,仍然不可能有世界第一流大国的国际地位和真正的国家安全。在宏观经济调节上过分依赖货币政策、过大的对外贸易顺差、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
2005年以来,宏观调控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3季度,GDP同比增长9.4%,工业生产、消费平稳增长,贸易顺差增长偏快,物价水平回落较快,贷款、货币供应量增速继续回升,整个国民经济正在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但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老问题和新矛盾仍然存在并不断产生。包括投资增速仍然较快,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贸易顺差持续...
本章介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下降6.4%。
2014年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辽宁省对外开放形势不容乐观,对外商品贸易顺差缩减,实际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合作扩张速度减缓,同时对外开放的结构性问题加剧。2015年,辽宁省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引资质量、科学筹划对外投资战略及广泛开展人文交流方面引领辽宁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