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就已经出现有一定人口集聚的城镇,随后的历史时期西藏的中心城镇在山南、拉萨和日喀则之间不断变迁,从而形成了西藏城镇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城镇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形成了很多规模不等的小城镇,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投资和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城镇化在不断加快。从全国范围上来看,西藏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镇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区...
根据本篇城镇单行评价分报告的测评结果, 本章在此对“2000 ~ 2009 年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景气提升” 全国第1位的西藏单独展开深入分析。
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畜牧经济在西藏处于主导地位,在畜牧经济的主要分布区域西藏的西北部则分布着相当数量的人口,随着西藏经济形态的转变,东南部农业经济兴起,再加上农业经济比畜牧经济承载的人口数量多,西藏东南部的人口数量逐渐超过西北部,最终由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雅砻部落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随后在一些农业比较发达和宗教比较兴盛的地方逐渐形成了城镇,特别是山南地区...
西藏地处高原,其人口数量和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刻。在这一因素的制约下,西藏人口长期以来增长缓慢。西藏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但其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却是全国最低的地区,1982年西藏人口数量为189.2万,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6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7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西藏人口数量为300.2 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
本文首先对西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接着评价了西藏扶贫开发效果,第三部分分析了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本报告在分析西藏“十一五”期间金融、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十二五”期间西藏藏族自治区金融发展的思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特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西藏亦是亚洲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对我国未来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全球气候的变化,给脆弱性和敏感性的西藏生态环境带来了强烈影响,再加上一些不合理人类活动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未来的30年也是西藏城镇化加速发展的30年,人口数量的...
本文从西藏寺院旅游的资源条件、发展速度和收益、发展的水平和地区间的平衡程度、旅游产品和收入结构以及寺院旅游的类型等方面分析、总结西藏寺院旅游的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