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草原污染     检索到  10766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内蒙古东乌旗造纸厂侵权污染案。首先,介绍了污染工厂办到草原上。其次,介绍了受害牧民自发维权。最后,对草原污染进行反思并治理。

作者:陈继群 李君晖 出版时间:2006-03-01

本报告考察了我国草原生态治理进展情况,包括阶段性特点、治理效果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草原管理的政策目标发生重大变化,从追求生产功能逐步转变为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修复,并不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机制,推动重大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草原生态实现了从全面退化到局部改善,但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提...

作者:尹晓青 出版时间:2019-12-01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本文讲述了内蒙古草原牧区面临的重大的变化,讲述了变异式草原畜牧业的形成、不可持续性牧区社区的衰落以及牧民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其次,阐述了振兴牧区中发展草原畜牧业、尊重自主性和多样性的政策历练,并提出要使牧区发展模式更符合草原牧区的区情,指出了草原畜牧业产业化需要主要的问题。再次,本文提出牧区发展要充分尊重和保护牧民的操场权利。最后,...

作者:达林太 郑易生 出版时间:2021-07-01

游牧知识植根于畜群与草原,所以有关畜群的季节放牧与草原利用知识同样非常丰富。这些知识是经过长久积淀才形成的,是游牧民在长期与牲畜及草原的相互适应中获得的。实际上,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还经历了农牧相长的局面。哈扎诺夫就认为,在欧亚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从事农业,之后农牧相长,直到公元前1000年才真正确立了以游牧为主的生计模式,这中间经历了...

作者:出版时间:2017-09-01
关键词:

长期以来,草原牧区执行的产业政策是损害草原生态的产业政策,其表现为在草原牧区进行种植业的政策偏好,传统工业偏好和头数畜牧业偏好。成因是草原开发的外在成本没有内在化,政府官员有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和对牧区地方官员的考核办法偏差,经济发展指标比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更明显。本文提出应采取多维的视角考察牧区官员政绩,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成本的内在化,从而实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

作者:盖志毅 出版时间:2009-03-01

为了振兴草原牧区,缓解牧民的贫困,需要强化草原资源配置的各种机制,如产权机制、融资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教育卫生机制、分摊机制、补偿机制、持续产业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振兴草原畜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而它的基点是保护与支持牧民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达林太 郑易生 出版时间:2021-07-01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泰民安的坚固基石,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系统阐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内涵,阐述了保障林草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总结归纳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实践与探索,最后从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强立法与监管,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全社会意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者:陈雅如 余琦殷 张欣晔 张灵曼 出版时间:2023-12-01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工作之一,2017年,黑龙江省完成了国家下达年度约束性指标计划和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项生态环境指标...

作者:周传杰 出版时间:2019-02-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