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自然解说     检索到  19531  条相关信息

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传统生态文化知识应用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然教育作为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重要手段,既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富集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又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自然、生态体验的客观需求。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自然教育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

作者:凌琴 张黎明 王莉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有关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在“改进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国际研讨会上,针对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理论,从多种视角对遗产的性质、功能、管理、经营和社区参与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关注中国遗产事业的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有关自然文化遗...

作者:郑玉歆 郑易生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文从民族学的视角考察了应对危机局势的传统方法,着重于研究19世纪至20世纪期间保加利亚人中对自然和社会危机产生影响的观念、集体规则和行为规范,探讨的问题涉及传统的世界观、建立在基督教伦理基础之上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这种理解和实践体系将某些观念加诸社会共同体内(家庭和地方共同体)人类行为、自然灾难和危机局势之间的关系上。它涉及地震、干旱、洪水、大雨和雷暴,以...

作者:〔保〕塔尼亚·波涅娃 于红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四川省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之一,担当着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使命,但是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也面临参与主体单一、缺乏多元化补偿机制、缺乏统一的核算体系等问题。四川省积极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在全国率先提出“全民自然教育”,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四川省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科普廊道模式、龙溪—虹口...

作者:陈美利 李晟之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生态价值作为由“生态”和“价值”有机结合的复合概念,其能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同,可以说,本质上是人们对亟待解决的生态危机的一次伦理告白和价值追问。从人类的价值意识的形成发展来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显现都不能缺少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从而使其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质。但是,任何价值观念都不是抽象的、思辨的理论,而是对现实的表达,所以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普...

作者:张敏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有关现代化问题的经典研究告诉我们,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对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历史现象。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工业化会促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发展研究中的“依赖理论”也似乎印证着这种看法,认为受到中心(都市)制约的“边缘”(乡村)难以摆脱萎缩和长期落后的命运(A.G.Frank,1985)。按照这些理论预设,处于边缘末端的村庄的前景,无疑是暗淡的,终将走向消亡。...

作者:折晓叶 陈婴婴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关键词:

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公民,做一个对自然友好的城市居民,让经济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承载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行动起来,为保护水源地做些贡献;从自身做起,减少“碳足迹”,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拒绝消费野生动植物,不作生态系统的破坏者;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工作、生活以及旅游等休闲活动中采用对自然友好的方式。

作者: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从而塑造出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因此,考察涧周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是充分认识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治理状况的前提。本章主要从自然形态、稻作体系、水网环境、散居状态和自然实态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