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亿多人,占总人口的12.5%;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老年人的权利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界定了老年人和老年人权利的概念,梳理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权利的规定和保护,概括了我国在保障老年人权利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老年人权利保...
老年人权利保障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权利保障的理念、法制和政策等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诸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权利保障事业既有巨大发展潜力,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因此,应立足中国实际情况,从法律政策、社会实践、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和完善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各项措施。
2007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突破性发展,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快速推进。这项制度建设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群众将达到3000万人。与此同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从2002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人数已连续5年稳定在2200多万人。中国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使得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途径是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框架来探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既是现有研究成果所欠缺之处,也是更好...
残疾人权利的保障,是人权保障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政府对残疾人权利的保障工作历来就非常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立即把保障残疾人权利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中国残疾人的权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如此重视。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残疾人权利的保障工作也曾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这项工作仍然在继续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事业的充分发展,...
文章首先介绍了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次,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上海市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与需求。最后,文章分析了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2007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稳步发展,但物价上涨对低保制度构成严重挑战。
本文认为为健全基本医疗保障的运行机制,需要巩固优化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机制、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机制、医疗保障支付机制和基金监管体制机制。推动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路径由政府主导向企业自主建立转变,实现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方式由经济补偿向兼顾健康管理转变,有利于破除我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创新商业健康保险设计、提升健康保险服务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