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在界定“紧凑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紧凑度空间演变规律,构建城市紧凑度三维目标空间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对北京市规模紧凑度、功能紧凑度、形态紧凑度及空间综合紧凑度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空间利用紧凑度与地形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空间紧凑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密度呈正相关。
中国的低密度城市发展模式,大量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城市交通和各种管线的负荷和能源等资源的消耗,而且对服务业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在中国推行“紧凑城市”的规划,需要综合的考量和谨慎的操作,有三点尤为重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提供,为吸收农业人口提供有效的城市支撑平台;加强在城市环境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立法和...
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工业结构度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严重。未来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构建紧凑、低碳、生态、宜居型的城市,并破除城乡二元制度障碍,深化投融资改革,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发展。
在综合比较广州与先进标杆城市的优势与差距基础上,本文认为广州并不具备在世界范围内足以独树一帜的单因素优势,广州发展的方向关键在于进行“要素组合”。在将发展优势“做加法”的基础上,提出“四个广州”的发展战略:世界的智慧的广州,公平的包容的广州,宜居的人本的广州,舒展的紧凑的广州。
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大型购物中心的兴建和与之配套的大马路、小汽车,正在肢解周边社区,消灭中小商业,导致街道生活荒漠化,把市区变成郊区,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病”。针对这一弊病,“新都市主义”和“明智增长”的城市发展理念强调必须遵循人性化的城市尺度,限制对小汽车的使用,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建设紧凑的、鼓励小商业发展的步行环境,营造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和混合使用的社区。面...
本文在全面回顾总结中国“十一五”城镇化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推动“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转变城镇发展模式,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加强宜居城乡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完善国家和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激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夯实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基础。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关于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精神,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市政交通等设施布局优化、综合设置、社区共享,打造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圈,上海于2014年起启动了相关用地标准的完善修订工作,通过标准执行评估、国内外经验借鉴,全面梳理完善用地标准,并对需求迫切、矛盾突出的部分设施用地标准开展专题研究,初步编制形成《上海市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20...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