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一大经济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特别是1984年,跨上了总产量4亿吨台阶,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其成就举世瞩目。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却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粮食问题也就成了讨论中的主要热点,现将讨论情况做简单介绍。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的方法、定性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俄两国粮食安全程度、面临的种种威胁和挑战的阐述,中俄各自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分析,从两国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的异同入手,探究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的农业产业化合作路径,最终提出构建中俄两国共同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效合作机制。中俄两国共同保障粮食安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粮食安全是全球性问题。中亚五国粮食安全形势各异。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农业和产粮大国能否实现粮食自给对中亚粮食安全形势至关重要。中亚各国农业发展的特殊性与粮食安全形势密切相关。农业及土地改革的不彻底性、优先种粮还是种棉的矛盾以及水资源和农机短缺制约中亚粮食增产。各国政府能否深化农业和土地改革,能否推出有效的农业扶持措施,能否改善作物种植结构,是中亚...
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吨水平,估计居民直接间接消费粮食近5亿吨,其中口粮和饲料粮大约分别为2亿吨和3亿吨,粮食总产量与居民粮食消费量比率大约为1.2。根据中国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变化等因素,估计2020年中国居民消费总量大约为6亿吨,其中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大约分别为2亿吨和4亿吨。按照国内粮食总产量与中国居民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保...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东北三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面临一些挑战,如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和粮食需求逐年上升等。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发展策略,包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保护耕地资源、调...
自2007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飞涨,并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粮价上涨造成全球粮食严重短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导致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和政治不稳定。面对粮食价格飞涨的局面,世界各国纷纷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以维护本国的粮食安全,同时,各国际组织也积极开展合作,向贫困国家伸出援手。在合作的同时,国际社会就全球粮食危机的根源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适度进口”作为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的组成部分。本书从“跳出进口看进口”的视角,对进口粮源保障体系建构的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梳理,系统考察了中国粮食进口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中...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