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基于房山区旅游资源普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总体特征、与主干道关系、行政区划及地理空间等角度对房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房山区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全,交通便利,呈现非均衡性分布的特点,在房山区拒马河流域、大石河流域及中部区域有明显集聚。
贫困村退出测度是检验精准扶贫效果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社会水平的关键。本报告立足于对甘肃省贫困现状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甘肃省贫困村退出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数理方法和空间相关方法,对2017年甘肃省13个市(州)贫困村退出进行测度和空间特征分析。从贫困村退出综合测度指数来看,贫困村退出处于一般优势,且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从贫困村退出空间特征来看,...
根据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因子得分,采用自然间隔分类法,将中部城市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五个等级;运用空间可视化表达和空间统计方法,围绕总体竞争力以及城市整体规模与实力、城市居民福利、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发展效益等因子,对2007~2011年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演变状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界定“紧凑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紧凑度空间演变规律,构建城市紧凑度三维目标空间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对北京市规模紧凑度、功能紧凑度、形态紧凑度及空间综合紧凑度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空间利用紧凑度与地形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空间紧凑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密度呈正相关。
根据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各因子的得分,采用自然间隔分类法,将中部城市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五个等级;运用空间可视化表达和空间统计方法,围绕总体竞争力以及城市总体规模与实力,城市居民福利、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外资吸引和城市发展绩效等因子,对2008年和2012年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群体形态、空间分布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从群体结构、就业形态和家庭收支三个方面,对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群体形态及特征进行数据分析。其次,从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分布、流入地分布、地区性分布三方面,深入分析跨省流动人口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特征。我国跨省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2014~2017年全国跨省流动人口在...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同质泊松过程检验、核平滑估计和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R软件作图的可视化优点,对云南省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泥石流分布不均匀,灾害空间点模式分布与同质泊松过程的假定不符。此外,泥石流强度的核平滑估计和基于泥石流空间位置的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云南省泥石流灾害具有显著的聚集特征。其中,泥石流高聚集区主要集中于...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突破口,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报告在分析甘肃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基础上,通过构建甘肃数字乡村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并尝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甘肃数字乡村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数字乡村建设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呈“大集聚和小分散”态势;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地区内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