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性别主流化     检索到  68836  条相关信息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符号分析的方法对2002~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展开了性别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有关女性的刻板印象部分消解,但传统的性别意象仍然存在,且女性群体内出现了年龄和职业的区隔。性别图景的复杂化,折射出国家与市场相互交叠与冲突所导致的性别话语的二重性。其叙述方式则表明传统的性别文化以面纱的形式更为隐蔽地存在,限制了两性平等发展的机会和自由。建构真...

作者:王小璐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广泛开展的促进社会性别主流的行动之一, 即是对各领域的各级决策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社会性别培训;①与此同时, 国内对社会性别主流的认识逐渐提高。②在这种背景下, 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于1997年秋设立《社会性别与发展培训手册》(中文) 编写项目, 成员有卜卫、王佐芳、冯媛、张李玺、杜洁、李慧英。经过培训及半年多的编写和...

作者:京津社会性别与发展协作者小组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贯彻实施社会性别主流是加强和改善社会参与与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方面,对于社会民主政治推进有重大影响。本文认为社会性别主流有明确的国际背景,是一项全球性战略,也是全球政治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关于社会性别主流的中国境遇,本文从责任主体和行动主体两方面指出了其有待加强和改善之处,并阐述了在后现代境遇下,社会性别主流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认...

作者:王宏维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行动纲领》中提出:各国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该推行一种积极醒目的政策,把性别意识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的主流,从而在作出决定之前分析对妇女和男子各有什么影响,及时消除和修正不利于妇女或男子发展的方案,坚持以人为中心,保证政策的协调发展。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加强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妇女发展的规划政策协调起来。对此,我国政府作出庄...

作者:李慧英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回归主流社会”是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根本目的。其主要内容有:让流浪儿童有一个与普通儿童既类同又具有不同特点的生存生活环境和受教育机会,学习和掌握一定知识技能,使其能够逐渐形成与普通儿童一样的思维方式、成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等,这些内容既可以各自独立实施,也可以形成系列措施相互结合推进。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关键词:

在以上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进行总结,概括了社会性别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对社会性别理论进行反思,提出完善理论的建议;同时,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艾滋病防治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关键词: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性别以及社会性别机制的基本涵义;其次本文介绍了出于研究需要构建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性别机制;最后经过分析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男孩偏好是社会性别不平等机制的后果,父母预期男孩能够给家庭所带来的各种回报要远远多于女孩,因此形成了生育中的男孩偏好,从而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衡的...

作者:朱秀杰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本文介绍了社会性别机制的作用过程:社会性别机制在宏观层面的作用过程主要表现为国家法律、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性别影响。中观层面的作用过程主要表现在社区内存在着社区成员认可并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规范,这些非正规安排影响着社会资源在社区成员间的分配和调整;微观层面的作用过程主要从家庭内部获得各种资源的权利和机会以及家庭事务决策权的性别差异角度来分析。

作者:朱秀杰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