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社会安全感是公众对我国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安全状况以及自身生活安定程度的主观感受。为了客观呈现我国公众的社会安全感,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采用“随机电话号码拨号”的抽样方法,从社会总体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个人隐私安全6个维度切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受访者的社会安全感高于女性受访者;60岁及以上受访者的社会安全感总体...
本篇首先介绍了公众安全感的概念,并对影响因素分析,然后对公众安全感指标体系建立及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公众安全感的对策与建议。
安全感彰显了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地方发展中重要的民生议题。近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以公众安全感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主观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无住房和医疗保险是受访者评价安全感的重要依据。整体而言,多数受访者认为当前的社会“安全感”较以前相比“有很大好转”,社区安全状况良好。在社会政策方面,近八成公众认为“开展扫黑...
为了探索性研究婚姻挤压对安全感的影响,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采用“百村系列调查”数据分析农村男性婚姻挤压对个体安全感和公共安全的影响。
基于社会心理危机的风险放大机制,构建突发事件中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事件属性、政府应对、媒体传播和群体心理与行为。利用网络爬虫软件对2014~2016年32件重大突发事件,包括新闻、新浪微博、百度搜索指数等在内的相关文本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探寻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导致公众安全感缺失的必要条件和逻辑条件组合。结果显示,影响范围...
本报告主要关注2017年黑龙江省居民在生活满意度、社会安全感、社会公平感和社会信任感方面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利用数据分析,课题组发现居民对收入和生活的满意度连续三年逐步提升;社会公平感方面,教育制度公平感高于司法政治安全感和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感,社会公平感多项指标达到近五年最高水平;2017年的社会安全感中各个项目均达到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社会信任感方...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