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传言     检索到  55294  条相关信息

对2003年的中国甚至整个世界来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可能莫过于SASRS的流行。SARS病毒的肆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或流行病学问题,同时也是一次严重的社会危机。本文就SARS的传播和传言的兴起,SARS传言的流行过程,SARS传言在传播过程中的畸变,SARS危机对于社会治理的启示几个方面年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周晓虹 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我国实现了主权独立和经济自主,并由此开创了迄今7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始终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国家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正是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

作者:张虎祥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地区社会稳定问题。首先,介绍了2008 年东北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形势。其次,分析了平安东北建设的主要成效。接下来,总结东北地区社会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关于2009 年东北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建议。

作者:郑沪生 刘占学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本文力图借助布迪厄的场域视角,通过对某大坝建设项目的调查,围绕移民安置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两个关键社会事项,分析业主、地方政府、施工区移民、施工区外的非移民与安置区原居民和政府这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这五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小场域之外的因素,进而探讨项目社会的内部构成和运行。

作者:王毅杰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有了政府主导,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制定了规划、政策,培育了市场,加大了投入,谁来具体执行呢?当然是社会。但是社会是具体的,是应该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社会,就是泛指由共同机构、组织和设施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与老年人生活有关的组织都可以被认为是老年人所理解的社会。在我国,单位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尤其是现在的城市老人,这些老人原来所工...

作者:曾庆敏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曾以此概括传统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用以区别于当时在城市正在新孕育的“很特殊的社会”(1999d:316)。在乡土社会中,社会分化不仅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地主与农民,尤其是雇农间土地占有极其不平衡,即是例证。“家族政治”“长老统治”等,则是政治权力上社会分层的表现。此外,“文字造下了阶级”的现象说明(1999d:4...

作者: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关键词: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基础之一。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覆盖人数逐步增多,整体水平持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也要看到,社会救助事业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比如造成贫...

作者:邹东涛 李欣欣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本书主要分析了2006年上海市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情况,分别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为上海市的下一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

作者:孙克勤 卢汉龙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