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碳排放效率     检索到  22744  条相关信息

上一章我们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均GDP)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二氧化碳与煤炭消费之间的关联性,本章将对煤炭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排放强度的研究。

作者:方行明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报告讨论排放交易的设计方法。在简要介绍排放交易的一般思想之后,报告考察了建立关于排放交易体系的实际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时空两个维度的要求和管理方面的必要要素以及市场的作用。本报告还讨论排放交易的历史发展。目前,最大的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其宗旨是到2020年将欧洲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21%。由于其显...

作者:Andreas L?schel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本文分析农业排放时空格局和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并结合IPCC核算框架和我国省级排放清单指南,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排放测算体系。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本报告采用GDIM模型对吉林省工业及分行业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吉林省工业排放量的总体趋势为先增长后下降,其中煤产品的贡献率最高,达50%以上,分行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排放量最大。从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规模、产出规模和能耗规模对工业排放具有明显的促增效应,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则是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杰 刘鉴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形势十分严峻,产业结构变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对排放增加或减少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排放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其次通过LMDI因素分析结果,分析了影响中国排放的因素;最后,则谈到了未来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排放的影响。

作者:郭朝先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研究企业排放对如何实现碳减排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江苏省纳入“万家”的1221家企业的能源消费数据进行测度,以ArcGIS9.3、GeoDa1.4.0和SPSS19.0为技术依托,对其排放的空间格局,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企业排放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关系以及工业产值贡献率进行分析。江苏省企业排放在空间分布上严重不均匀,大抵呈现“南高...

作者:卢芹莉 黄贤金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IPCC第五次报告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其排放峰值何时到来备受关注。本文从能源使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的能源供给和需求现状,并通过对比已经实现排放峰值国家的历史经验,从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实现排放峰值的能源条件:能源强度分布在100~150千克石油当量/1000GDP之间,煤炭消费实现峰值时,排放...

作者:王苒 王波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发现,欧盟、美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以N2O为主,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则主要来自动物肠道及粪便管理、水稻种植的CH4排放。从三大经济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源来看,未来欧盟氮肥使用的减少以及大宗畜产品数量的下降,都将促进欧盟农业温室气体进一步减排。相比之下,未来美国氮肥施用量和养殖牲畜数量的增加趋势,意味着美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马翠萍 史丹 王金凤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