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在国内外社区理论、模式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治理与社区合作的理论背景,重点对中国社区研究特别是牧区社区研究现状以及牧区社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长期以来,草原牧区执行的产业政策是损害草原生态的产业政策,其表现为在草原牧区进行种植业的政策偏好,传统工业偏好和头数畜牧业偏好。成因是草原开发的外在成本没有内在化,政府官员有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和对牧区地方官员的考核办法偏差,经济发展指标比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更明显。本文提出应采取多维的视角考察牧区官员政绩,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成本的内在化,从而实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
本章是笔者在和硕、和静两县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写就的,主要探讨了这两个县牧区牧民贷款使用情况、牧民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就业问题。这些问题从目前来看有些无足轻重,其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它们是关乎牧区牧民今后发展趋势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并正确地加以指导和引导。
文章考察了环境特点, 诸如海拔、 坡向、 坡度、 植被, 是如何构成西藏中部牧民资源使用模式的。 作者通过结合田野观察、 参与式绘图、 采访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生成的遥感图像, 描述了该地区饲草资源的充足度、 分布和使用特点。 根据畜群的地理参考位置, 总结出季节性放牧地区的特点, 由此显示的是西藏中部牧民放牧的清晰的空间模型。 而对年度牧场生产力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指明了更加明确的道路。鄂温克族自治旗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牧区发展新框架已经形成。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781元增长到2008年的7050元,年均增长12%。农牧业总...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