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清代粮价     检索到  1673  条相关信息

总体来看,对清代赈捐制度特点及变化、影响等,还缺乏相应的深入探讨。有鉴于此,本章拟就清代赈捐制度的内容、变化及其在灾赈中的作用进行一点分析,以期对清代救灾法规及其与财政、吏治等方面的关系寻求新的认识。

作者:出版时间:2011-11-01

潘曾沂是清代中期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慈善家,他一生主持或参与的善举为数众多,如平粜免租、施衣馈药、建义塾、创善会、育弃婴、养灾民、凿义井、兴水利等。综合考察可以发现,潘曾沂的慈善活动并不孤立,他上承袁黄、彭绍升,下启冯桂芬、余治,是清代江南地区民间慈善系谱中的重要一员,对清代中期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卫平 王伟伟 出版时间:2010-10-01

清代的禁酒制度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关于清代灾荒时期的禁酒制度,以往研究大都认为其执行要比丰年更加严格,但是缺乏专门的阐释和分析。事实上,清代在灾荒时期的禁酒制度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法律史和灾荒史的双重角度认真阐释灾荒时期禁酒制度的确立、变化,应该会有助于丰富和加深我们对清代救灾法律及禁酒制度的认识。

作者:出版时间:2011-11-01

大体来说,救灾过程中,清代政府除了更大力度地严格执行禁止宰杀、偷盗耕牛的法令外,还通过代为赎买、减免牛税、大规模采买等手段,加强对耕牛贸易的调控,又通过实施借贷耕牛制度,从而力求保证灾后农业生产的及时恢复。

作者:出版时间:2011-11-01

频繁的水灾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造成人口伤亡、经济衰退、社会紊乱。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历朝历代都想方设法进行救治,逐步创设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救灾机制。清代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在救治水灾方面,实施了救灾与防灾并举的应对机制。一方面,及时救济灾民,采取了诸如赈济、蠲缓、平粜、设立粥厂、广施借贷、安辑流民、以工代赈等救灾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如仓储...

作者:于春英 出版时间:2016-12-01

浒墅关设置于苏州府,是清代前期全国最重要的税关之一。粮食是该关最主要的流通商品,通过关口的设置和米禁等制度,使得粮食通过运河向苏州聚集,其流通量在乾隆年间达1000万~1500万担,不仅满足了苏州本地饮食、粮食加工业以及餐饮行业的粮食需求,而且也发挥了闽浙地区的粮食中转作用。

作者:杨建庭 出版时间:2014-09-01

本文主要介绍清代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包括畜牧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

作者:魏明孔 杜常顺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章列举了清代的耕地面积记录。

作者:史志宏 出版时间:2017-10-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