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来自于淮河水污染治理的第一线,撰稿人霍岱珊是淮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创始人之一。“淮河卫士”的环保项目“拯救淮河希望工程”一方面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和监督,另一方面针对癌症村展开调查,向全社会呼吁在淮河流域推进实施“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本文多次提到的“沙颍河”是淮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是淮河的供水大户,也是...
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节水和治污力度,重视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是促进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在利用水资源时,必须坚持中央提出的“三先三后”方针,“节水为先”、“治污为本”。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强...
自永嘉之乱以后,全国又陷入了大分裂的局面。淮河流域成为南北政权争夺的战场,农业生产又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稍作具体考察就会发现南北政权对这一时期的流域经济并非毫无建树。在各个休战阶段,南北政权为了解决军食民食,加强自身力量,巩固地盘,并伺机攻灭对方,都因时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在特殊形势下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也是...
2018年8月28日,云南省大理州针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布行动计划,包括“禁种大蒜”等举措。10月7日,洱源县在清理蒜田时,有村民认为禁蒜通知不及时、补偿不到位,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现场相关图文、视频被网民发布在微博中引发媒体关注,《新京报》随后的报道推动舆情热度快速走高。当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简单粗暴受到舆论批评,铲蒜后农民生计问题被广泛关注。10日...
隋唐时代,淮河流域的农业发展不是偶然的,既有全国统一的全局因素,又有区域自身的特殊因素。从全局看,这是土地制度急剧变化地时期,又是土地制度重大发展时期。具体说,既是均田制得到发展,又是均田制退出历史舞台时期。从区域看,随着国家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变化,淮河流域的土地制度也有许多具体的推行措施和阶段性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产生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农业发展,...
2020年7月,我国长江、淮河等流域遭遇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涝共造成11个省份3417.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99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322亿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相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超前准备,提早谋划,全面做好防御流域性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汛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在简述河南省桐柏县概况的基础上,本文对其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的意义进行了剖析,并对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以及生态旅游业发展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