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民间办学     检索到  15901  条相关信息

本章主要介绍江苏省无锡民间商会。简介无锡商会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三个阶段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政治背景;组织机构和治理结构;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无锡市工商联正确把握“三性” 的关系,坚持统战性,突出经济性,拓展民间性,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作者:浦文昌 出版时间:2005-07-01

文章首先介绍了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进展情况,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许多民间资本抓住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兼并、收购、租赁、托管、参股、联营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后分析了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制约因素,提...

作者:廉莉 出版时间:2004-07-01

20世纪末,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呈现日益民间化的形态特征,这一形态特征一方面与20世纪之前的村庄历史文化形态相连接,另一方面也昭示着现代化变迁在21世纪的双村发挥作用与建构秩序的可能方式。与此相伴随,在告别了泛政治化的时代之后,曾经处于极度隐伏状态的民间信仰又再度成为村庄地方性知识中十分活跃的元素,并且形成了它们与现代知识体系的新的互动关系。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12-01

20世纪国家对村庄社会前所未有的进入也表现在作为现代性表征的新式教育和科技方面。现代性及其意识形态权力在20世纪与国家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一方面,它借国家之力对乡村社会进行穿透和改造,借国家之力使自身具备一种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治权;另一方面,国家又凭借现代性的巨大能量及其意识形态治权,形成了控制和改造乡村社会的空前的能力。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双村的经济与人文面...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12-01

农村学生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这一问题引起了政府、企业和民间等多方面的关注,社会各界纷纷推出旨在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的公益项目。其中,邓飞利用微博平台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吸引了各界的积极参与,并最终促使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出台,成为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即民间慈善获得了政府回应,民间探...

作者:薛文俊 出版时间:2012-03-01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运行的主要载体,也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慈善组织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能够解决许多政府难以顾及的问题,并与政府形成一种合作、互补、共进的关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等编《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第32页。所以,全面考察慈善组织的发展概况、实践活动,对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社会...

作者:出版时间:2016-11-01
关键词:

民间信仰,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民间流行的各种神灵、怪异、占卜、禁忌、岁时祭祀等信仰形式。村民把虚幻的自然神人格化,祈盼通过自我的虔敬,达到人神的感应。这是根植于农业社会的民俗信仰有着自身的生存发展条件,因此,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

作者:出版时间:2012-04-01

本章主要介绍建设民间商会。简述商会研究工作和商会建设的进展,对商会的性质和定位进行简介,指出企业家自治组织的商会应起到反映企业家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处理与业界共同有关的事务,努力为企业服务;进行自律等作用。

作者:吴敬琏 出版时间:2005-07-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