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搬迁安置     检索到  9326  条相关信息

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影响和改变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着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结构。移民搬迁实施五年多,在创新城乡一体的新型社区治理体制和服务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成为动员搬迁群众、变被动搬迁为主动搬迁的有效手段。面对新形势、新目标,陕南移民搬迁还要在推动政府公共管理与社区自我治理的有效衔接等方面持续...

作者:张燕玲 张涛 赵娟 出版时间:2017-01-01

恩施州作为国家级全域性贫困地区,在党中央、湖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机遇,解决了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为恩施州按时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广大干部群众在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中,创造了具有恩施州特色的经验。恩施州用“以村域为单元本村集中”“以乡镇区域为单元跨村集中”...

作者:谭志松 谭瑜 出版时间:2024-03-01

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人数规模最大的安置点。安置搬迁工作能否扎实推进,直接关系到全市脱贫攻坚的目标实现和脱贫质量。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集中安置区、项目推进及群众搬迁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震东集中安置区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阐释分析了震东集中安置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最后重点从成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基础设施、...

作者:南宁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9-07-01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旨在通过搬迁安置的方式,实现搬迁移民的脱贫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搬迁安置社区是与搬迁移民息息相关的生活载体,完善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对于推动搬迁移民在迁入区稳定发展,实现就地就近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搬迁安置社区从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模式及居民身份等方面呈现“亦城亦乡”的过渡型特征,并由此引发了基层参与不...

作者:李晓茯 黎洁 出版时间:2021-01-0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在于搞好移民工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包含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坝区的移民,第二部分是水库库容扩大的移民,第三部分是兴建总干渠的移民。前两部分移民涉及丹江口库区的湖北省和河南省的5个县(市、区),后一部分涉及总干渠沿线的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等地。整个移民工作分为两种形式:丹江口库区移民采取远迁政策,其他...

作者: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大扶贫”与“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措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否成功适应安置点的社会环境是衡量搬迁工作的重要标准,在居民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社会生态系统的运作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调研,将搬迁居民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解构,借助定量的方法探索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部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搬迁居民社会生态...

作者:王亚奇 谢义琦 出版时间:2018-05-01

本文以灾害风险感知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灾害导致的移民搬迁决策和搬迁行为,具体包括我国西部山区受灾农户家庭主要成员的灾害风险感知情况,对搬迁安置这一政策的认知情况、接受程度,及最终所采取的实际搬迁行为。由于个体特征差异,人们对灾害的态度及采取的后续行动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陈勇 出版时间:2015-10-01

异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出的重大选择,也是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内在要求。乐都县李家乡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搬迁的原因和面临的困难在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具有代表性。通过异地扶贫搬迁,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农民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者: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04-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