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是本书的附录,附录了课外非学习性活动。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对非援助,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对非政策,接着探讨了中国队非洲的援助,最后分析了健全中国援助非洲的机制。
目前对于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背景是现行的社团、基金会和非营利单位管理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目标是限制这些组织和单位的发展,以减缓社会转型阶段利益群体的生成速度,减少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阻力。另外,就民政部门对于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的规定来说,主旨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要求县以上民政部门直接对任何弃婴和孤儿提供保护,不允许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独立...
2016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获得表决通过,并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6年底,《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和临时活动备案办事指南》《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活动领域和项目目录、业务主管单位名录(2017年)》等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发布。该法是我国在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
援助非洲在中国对非洲外交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60多年的中非关系发展史表明,对非洲提供援助是推动中非关系不断发展的助力,维系中非友谊的重要纽带。中国对非援助模式是中非友好关系持久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方国家议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始于1956年,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与非洲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与时代主题相应合。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援助合作...
近年来,非洲舆论对于加强中资企业对非技术转移的呼声高涨,其中也不乏对中资企业对非技术转移现状的负面评价。2014年初,南非伦理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关于非洲人对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评价的调查,调查对象来自15个非洲国家。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中国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40.1%为负面。负面评价的理由之一,是抱怨中资企业未向当地提供技术转移或技术转移的水平过低。为了...
国内外研究当代中非关系的著作一般偏向于两个极端。中国学者习惯于强调其一致性,忽略其调适与变化。外国学者则过分强调中国对非政策的阶段性及实用性,忽略其连续性。笔者个人认为,中非关系实际上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连续性表现在它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平等相待、尊重主权、共同发展。其阶段性则表现在不同时期中非关系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