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抗洪救灾     检索到  2316  条相关信息

文章首先分析了1998年洪水的特点。其次,文章对长江洪水位抬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文章对中国江河的防洪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陈志恺 出版时间:1999年01月

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人民群众首先是受益者,同时应该是积极参与者,要成为防汛抗洪的主体。特别是社会响应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是防汛抗洪的重要措施,需要全民全社会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作者:汪鹏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文章首先回顾了1998年灾情状况及救灾情况。其次,文章分析了救灾捐赠的工作情况。

作者:民政部救灾救济司 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铸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首先,介绍了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其次,分析了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精神保证。最后,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王素 刘积高 张忠仁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文章主要阐述2000年中国灾情和救灾工作的具体情况,主要从自然灾害情况以及救灾工作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民政部救灾救济司 出版时间:2001年11月

救灾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救灾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作者:孟白 杜占彪 鲁磊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在极端异常气候和意外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背景下,建立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是减少粮食产量损失、支撑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安全稳定供给能力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采取了预报预警、人员下派、应急动员等举措应对将发突发异常气候和意外灾害,有力维护了生产秩序、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稳产增产。然而,农...

作者:芦千文 龚俊梅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既影响着普通人民的生活,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同时还影响着西夏的国力和军力。西夏统治者对自然灾害也十分重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备了一定的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的能力,同时也进行了减灾法制建设。中国是灾害频发地区,也是救灾防灾经验很丰富的国家。历史上各王朝都有很多有效的救灾防灾措施。西夏的...

作者:史金波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