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技术实践     检索到  51743  条相关信息

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所能带来的外部社会生态收益是各级政府推广这一技术的根本动力,也正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以及利益反馈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技术采用成本收益间的扭曲关系无法得到解决,从而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大范围推广。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制度重于技术。首先,总结了淮南市电子政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其次,介绍了淮南市解决电子政务发展瓶颈问题的主要办法。最后,分析了应用效果。

作者:何留进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技术实践不仅是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活动,也是人类认识外界环境和确立自身的活动。在技术实践中,人类不仅获得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也获得了对世界的经验性认识。虽然前资本主义时期技术实践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这一时期是人类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其每一次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红 范芙蓉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来源: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3-08-17
关键字:交通运输业;扶贫;效果;研究;中国

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约有3亿亩农田受到干旱风险的冲击,全国半数以上的城市面临水资源危机,干旱缺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使中央政府认识到,解决农业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农业灌溉用水。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并要求各部门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力求大幅提升灌溉...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分三部分讨论了乡村技术赋能的条件,即技术下乡。第一部分是有关技术下乡的三个客观依据:城乡间技术鸿沟与发展能力差异、乡村技术落后的原因和技术下乡的支持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技术下乡的理论辩护,分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宣示及该战略落地的技术支持。第三部分对桃源村这一信息技术重构乡村社会个案进行介绍,包含信息技术重构的情境和过程、信息技术与乡村社会的互动机制“结...

作者:王丹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本文区分了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讨论中常被混淆的两个概念,即研究性质和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性质维度上的三类,即定性、定量、个案,与分析技术维度上的三类,即历史分析技术、理论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技术进行了交互、组合讨论。本文还对一个子类组合,即理论模型与案例研究对话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世定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校企合作;技术扶贫;高职院校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