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扶危济困     检索到  160  条相关信息

中国传统儒家的“扶危济困”思想与实践,是人类慈善思想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社会理想、政治伦理、道德原则、制度举措等内容,依然具有鲜活的意义,是“活着的传统”,因此,有必要充分整理、发掘,并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朱承 刘佳 出版时间:2020-12-01

慈善是什么?慈善既不仅是扶危济困,也不仅是扶老助残。将慈善等同于这些外在的行为,是对慈善的浅化。事实上,我们通常不是为了慈善本身而去做慈善。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回应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即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作者:出版时间:2018-05-01
关键词: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和50余万间房屋倒塌。地震无情人有情,扶危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广大社会组织要立即行动起来,向灾民伸出援助之手,为灾难中的同胞...

作者: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 出版时间:2009-05-01

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多元性决定了在反贫困过程中,必须注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与权利保障并重,发挥综合减贫脱贫作用。其中,权利保障是前提,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保障是根本。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可以较好地克服由于初次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缩小收入差距,降低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的作用机理则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社会救助的扶危济困性直接消除贫...

作者:徐强 出版时间:2017-01-01

清代,尤其是清末,天津城市慈善事业非常发达,出现了一批士绅慈善家,他们从早期的个人或家族的修城筑池、修桥补路、开设粥厂、散米散钱、掩埋无主尸体、立义地和建义学发展到后来的结社恤嫠、育婴、施药、冬赈、备荒、济贫等。天津产生慈善家群体的原因,一是扶危济困的城市精神影响了士绅民众的慈善行为,二是城市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家业富足的富商大户,这些人成为潜在的慈善家,三...

作者:任云兰 出版时间:2014-09-01

本文首先介绍了慈善公益扶贫的基本理论与模式研究、参与主体与参与方式,其次介绍了教育扶贫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联。

作者:郑秉文 出版时间:2020-12-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慈善事业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发展慈善事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之中,第一次明确了慈善事业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界定了慈善事业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慈善工作发展格局和协调机制。2011年黑龙江省...

作者:周红路 魏群昊 出版时间:2012-01-01

2011年2月10日,我在新华网头条新闻看到了《党建》杂志报道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先进事迹和她罹患白血病的消息。文章说张广秀和自己的姐姐弟弟配型均失败,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

作者:洪俊岭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词: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