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房支结构     检索到  32323  条相关信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逐渐形成和深化了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但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作者:杨澄宇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本章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梳理,交代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概述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作者:董艳梅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本文是关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当前现状和态势的分析。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是非政府经营的,以发展科技产业为目标的科技型企业,是我国企业群体中的一新型大军。它诞生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壮大起来,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并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令人鼓舞的新趋势。

作者:李国光 李普 出版时间:2000年03月

本章首先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其历史变迁过程,揭示了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成的历史原因。然后从全国视角考察了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现状,指出了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中央转移支付所取得的宏观政策成效以及存在的制度设计问题,为以后各章分析转移付与欠发达地区财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历史和现实基础。

作者:董艳梅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本章的主要任务,首先,探索半城市化状态得以维持的制度资源,分别从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不同的维度剖析半城市化状态何以可能的制度资源。其次,以农民家庭对不同维度的制度资源使用的差异性呈现的与农村不同的关联形态,将农民的半城市化状态分为托举型、减负型、后路型和脱钩型四种具体类型。最后,论证半城市化是当前避免沦为城市底层无产者的个体安全,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资源上升为...

作者:陈文琼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本章阐释了贫困内涵与外延的演变,总结了贫困的不同类型,并梳理了贫困测量的基本方法。总体而言,随着学术界对贫困认知的深化,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均得以丰富,多维贫困的复杂性得到呈现。在这种背景下,拓展贫困类型的划分并丰富贫困甄别的基本方法与测量工具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者:李雪萍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作为有效配置政府间资金手段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世界各国通用的财政管理方式,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而逐步建立, 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正向作用主要体现为均衡地区间支出差距, 并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张海燕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8卷·村庄类第7卷·华南区域第7卷)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