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城市化30年,从1978~1984年的城市化恢复发展阶段,到1984~1992年的城市化平稳发展阶段,再到1992年至今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介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进特征,以及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化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将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区域发展差异将长期存在,城市群将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十一五”以来,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不断崛起,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是在新型工业化带动下发展的,城市化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城市化率上升、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但应当看到,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城市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与不同时代城市的主要特征,接着分析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最后研究了湖南城市化的道路。
伴随着城市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没有保障,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的这一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如何妥善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完善就业制度和加快建立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应对之...
农村城市化也称为乡村城市化。它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一种客观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止的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历程,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在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地域空间迅速重新组合、集聚,无数新型小城镇...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认同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本文解释了社会认同的定义。其次,本文从三方面呈现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复杂性,指出了群体认同和地域认同的不一致,概述了乡城移民的“本地化”的问题,并解释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代际分化。再次,本文梳理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制度因素、市场与经济因素、社会网络因素、文化与情感因素。最后,本...
在中国20年改革开放中,有的地方依靠传统的国营、集体经济获得发展;有的地方依靠外资、外商经济获得发展;而温州地区则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获得发展。“温州模式”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模式,苍南县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和典型地区。该县1977年还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十分贫困落后的状况,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时间里,全县百万人民依靠自身力量,...
本报告是对2004年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分析。报告首先总体评价了北京农村城市化进程,其次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特点,以及进程中的难点做出了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