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城市与农村     检索到  49037  条相关信息

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发生关联最为直接的中介变量。那么,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其他个体的交往,遵从怎样的逻辑,又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心理后果?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在描述他们城市社会交往概况后,我们将接着讨论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然后讨论这一社会交往的社会后果之一——信任的结构形成机制,最后将重点讨论流动儿童交往中的心理状况。

作者:王毅杰 高燕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本章主要从可再生能源城市研究、可再生能源城市的概念特点、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的驱动力可行性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体系四个方面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城市理论基础。

作者:娄伟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本文将农村务工者在城市中的贫困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在物质(经济)上在城市社会中处于底层地位;二是在制度上受到了政策性的非政策性(隐性)的歧视和不平等;三是在社会关系方面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群体性排斥,同时他们和农村社会之间的纽带也出现了断裂。

作者:占少华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城市发展模式粗放,发展形式单一;城镇化内涵不足,质量不高,城市劳动力需求供给不匹配;城市发展“大跃进”现象突出,较少关注民生问题;等等。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城市发展人口安全的互动模型,认为实现城市发展人口安全的主要抓手为:将人口安全城市功能的提升结合起...

作者:高杰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从四个阶段介绍中国城市法制建设,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恢复,到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城市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发展期和完善期的中国城市法制建设。分析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脉络,展望中国城市法制建设。

作者:宋迎昌 蒋贵凰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改革激活城市经济,城市经济质量空前提高,综合实力大为提升,城市经济功能日渐完善,引领能力得到加强,经济要素获得“解放”,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城市经济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城市经济体制需克服制度性障碍,聚集效应有待于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经济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提升,城市个性特色化亟待张扬,城市结构体系需要合理更新。创新为城市经济注入动力,城市经济由计划模式转为...

作者:付晓东 余婧 李耀辉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节中叙述了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是已经星对比较完善,而且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正在快速构建,但是青年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权利游离在城市农村之外,由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不是农村户籍,他们也不能纳入当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群体,正好处在城市农村这个二元结构之外,他们的社会保障权被农村忽略的同时,也被城市忽略。

作者:李雪岩 龙四古 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19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开始大规模地攻占城市,着手城市管理工作,并决定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的眼光,着眼于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判断,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以实现工业化为使命,逐渐形成了新的城市建设方针。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城市以往均为“消费城市”,自己的目标就是把其变为“生产城市”。

作者:李国芳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