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领导力”是一个密切依赖于特定情境的实践过程。因此,抽象的“领导力”研究失之空泛。研究应对巨灾的乡村领导力也是如此,必须密切结合巨灾的具体时空情境,才有能够准确把握领导力的实质和精髓。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汶川地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汶川地震中乡村地区大量基层乡镇政府的最高领导者——党委书记——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不同乡镇政府如何组织执行抗震救灾工作,特别...
本章可看成是上述理论的一次应用,并且包含有关2010年玉树地震灾区的一些调查内容。
尽管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并未被提前预测到,但历史上汶、茂、理三县属于地震频发带,自有史料记载以来,经历过无数次的地震。近百年中,此区域还发生了两次7级的大地震,这两次地震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但人们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而是重建家园继续生活在这里。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经济直接损失为7717.70亿元,公共服务直接经济损失为236亿元,生态方面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恶化也影响严重。本报告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进行灾情分析之后,整理了震后国家及四川省出台的有关综合、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住房、产业扶持、就业保障八个方面的政策环...
经历阪神大地震的冲击之后,日本企业开始在加强自身灾害管理的基础上参与国家灾害管理。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从阪神地震到3·11地震日本企业参与灾害管理的考察发现,日本企业在防灾参与能力、备灾参与能力、应急参与能力和参与重建能力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由阪神地震时停留在灾后捐款捐物的低水平向基于灾害管理全过程专业化方向发展。尽管如此,无论从...
2008年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受到社会关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次巨灾。这双重因素促使中国政府出台了前所未有高标准的灾害救助政策,并进而推动了中国灾害救助政策跨越式的变迁。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的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灾区群众即便由于灾害造成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和无收入来源也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达到较高的生活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严重地震,最高震级达里氏7.1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大量灾区群众短期内陷入生活困境。由于距离汶川地震后不久,各级政府对玉树地震灾区的救灾工作吸取了大量汶川地震的相关经验,灾害救助政策也基本上沿袭了在汶川地震中的做法。虽然玉树地震是一场灾难,但由于玉树地震灾害救助政策与汶川地震灾害救助政策非常相似...
汶川地震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从最直接的物质设施的破坏,到正常生活规律的紊乱,再到当地民众意识形态的潜在变化等各个方面,体现了自然灾害在促进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强大破坏力。本章内容将针对我们所调查村庄的民众生计概况、当地生产状况、民众的生活状况与观念意识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期望以此来发掘汶川地震对灾区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