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地域认同     检索到  15880  条相关信息

本章从闲暇生活、共同体意识重建和自我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中的基层秩序重建。从个体层面来说,上楼村民需要对自我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但这不仅是一个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过程,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教育引导策略帮助村民尽快完成向居民的认知转换以及提升对新社区的认同感乃至自豪感,而另一些地方则试图利用传统文化来凝聚社区共识,重建村社共同体。由于离开了土地和农业...

作者:吴莹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藏羌的社区主体认同,首先介绍了嘉戎藏族的祖源问题,其次是羌族与藏族之间的身份认同,最后介绍的是有关文化保护方面的文化认同

作者:黄承伟 赵旭东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远东地区形象,然后介绍了远东社会认同与移民融合。

作者:于小琴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认同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本文解释了社会认同的定义。其次,本文从三方面呈现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复杂性,指出了群体认同地域认同的不一致,概述了乡城移民的“本地化”的问题,并解释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代际分化。再次,本文梳理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制度因素、市场与经济因素、社会网络因素、文化与情感因素。最后,本...

作者:康岚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本文以2018~2019年所收集的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系统考察制度环境、社会关系络、利益关系以及个体市场能力对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居民身份认同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简要解释。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验证据,还能为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张桂金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固始是位于淮河边上的一个平原农业县,它也是迫于生存压力通过人口流动实现资本积累和企业家培育,逐步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一个典型。但是固始经验还告诉我们,地域文化传统与外部工业文明碰撞、融合所导致的区域工业化的特殊道路和特殊形式。本章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固始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接着说明了固始地域文化的特征;然后解释了固始的地域文化如何推动了它的工业化转型;...

作者:耿明斋 李燕燕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是,要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不仅应当在客观收入上构建橄榄型社会,更应当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身份上对中产阶层身份的认同。只有在主观和客观上达到一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

作者:崔岩 黄永亮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本文集中考察的是户籍价值变迁和居民地位分化。首先,本文介绍了“不完全迁移”现象,指出户籍价值变迁及其产生的居民地位分化是影响“农民工”“不完全迁移”和“持续流动”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其次,本文说明了“农民工”四种居民地位分化与户口地位价值变迁的关系。再次,本文清楚地说明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和城市内部人群之间居民地位的分化。最后,本文分析了居民地位分化及其变迁对...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