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国际社会团结     检索到  6708  条相关信息

国际社会团结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特定团结,是不同国家之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过程。作为国际政治社会化产物,国际社会团结内驱于对幸福追求和公平正义的向往,催化于经济与安全共同需要的达成,成形于契约与行动,并且始终蕴含一定的矛盾张力。公共卫生危机下,国际社会团结具有认知风险、协调行动的一般过程,同时兼具理想型与曲折性两种形态。新冠疫情表明,同处危机中的...

作者:范和生 陶德强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随着逆全球化不断蔓延,探讨逆全球化产生的因果机制,成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通过置身于国际社会团结这一时空范畴,尝试从行动者“认知—行动”角度,对逆全球化发生的过程开展动态分析。国际社会团结是全球化作用下,国家幸福追求与幸福实践的统一,存在互利与自利两种路径。置身于国际社会团结中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利益受损之下,对于全球化存在“推动”或“阻挠”的选...

作者:陶德强 范和生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021年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国际社会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净交付额较2020年实际减少了2.82%。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是对非援助最多的五个国家。新兴援助国与私人基金会在协助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更大规模的医疗物资援助、基础设施援建等方式帮助非洲抗击疫情。然而,鉴于新冠疫情的蔓延使非洲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挑战,...

作者:宋微 高滨熙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作者:郝时远 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政策在协调我国的民族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青觉 严庆 沈桂萍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关键词:

本篇首先回顾了2004~2005年国际社会对非洲援助,然后对2005~2006年度国际社会对非洲援助进行展望,最后介绍了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最新动态。

作者:曹晋丽 出版时间:2007年02月

过去的一年,非洲无疑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对非援助继续增加,其中债务减免所占比重较高,且主要受援国更加集中,但人们普遍担心的援助依赖问题实际并不严重。未来,主要援助国家和国际组织切实兑现承诺是关键,对援助影响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各方需要更加努力落实“援助效果巴黎宣言”。

作者:曹晋丽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2019年国际社会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继续增长。其中,传统援助国对非援助额与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对非援助金额有了大幅增长。在对非援助流向中,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是接收援助资金最多的5个国家,占据了对非援助总额的30%。作为非洲最重要的发展伙伴,中国继续通过援建成套项目、提供物资援助、发展技术合作以及...

作者:宋微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