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文化因素很少为纯粹的经济理论所关注,本文围绕其对国际经济活动及其协调运作的各方面影响,做些具体剖析:首先指出文化因素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实际作用;接着分析文化因素对国际经济协调的影响;最后提出恰当构建涉及文化的协调思路。因此,围绕自身市场文化与国际经济协调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国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做法。一方面,它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市场文化的正面能量,如支持市场机制的...
本文分析了国际机制与重叠国际机制,首先进行了机制的哲学解读,接着分析了国际机制,包括概念与内涵、机制要素分析和邻属概念的区分,最后探讨了重叠国际机制的相关问题。
国际发展援助是国际发展领域实施发展干预的具体实践形式,主要是指国际援助集体——包括多边、双边或私人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或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性合作活动。通常所讲的国际项目,例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福特基金会(The Ford Foundation)等一系列多边、双边和民间发展机构所开展的扶贫项目、发展项目等都属...
继2003年价格有较大攀升后,2004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需求续增,价格总的说来仍表现出略呈坚挺和上浮态势。今后乃至2005年前景如何?还能否继续向好?这些问题引人关注。本章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首先,本文以国际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为例,指出国际黄金价格、国际原油价格等,在期货定价方式下决定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因素也是影响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其次,本文以钾肥为典型案例,对基于谈判定价的涉农战略性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球钾肥需求方力量分散,处于不利的市场地位、议价能力弱。这是由于全球钾肥经营不断集中,供方寡头垄断定价能力不断...
2004年,在全球原油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投机炒作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已经偏离了一般均衡增长轨道,出现了非理性上涨。国际油价的飙升给世界乃至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05年国际油价走向何方及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多大影响等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09~2010年,...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预测了国际商品市场。首先,介绍了2006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的表现。其次,分析了2007年主要商品市场前景。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