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4年,在全球原油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投机炒作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已经偏离了一般均衡增长轨道,出现了非理性上涨。国际油价的飙升给世界乃至我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05年国际油价走向何方及对我国经济将产生多大影响等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受国际高油价的拉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多次上调,国内石油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承受着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006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球石油需求比较旺盛,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国内石油供求依然偏紧,成品油价仍具有一定的上涨压力。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内石油市场稳定,维护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回顾并展望了2006 ~2007年国际油价走势。第一,介绍了2006年以来国际油价基本走势。第二,解释了近几年来国际油价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第三,解释了2006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连续下挫的原因。第四,展望下一阶段国际油价走势。第五,阐述了近期国际油价走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六,提出近期应对油价波动的政策建议。
2008年,国际油价暴涨暴跌、急剧波动,呈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预计全年纽约市场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年均价格为每桶10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约40%,为近七年来最大涨幅。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逐渐向全球扩散,而且不断冲击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严重低迷,石油需求增长显著放缓,持续多年的全球石油供求脆弱平衡状态有望得到缓解;为了控制油价过度下滑,欧佩克将会推...
成品油价格是影响物价的基本因素之一,其涨跌变化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重大。当前油价国际接轨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广受社会诟病;油价市场化改革独军推进,石油行业其他改革基本不动,强化了石油企业的垄断地位和利益;必须改进“油价国际接轨”机制,推进石油管理体制配套改革。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欧佩克产油国获得了本国石油资源主权,该组织也开始执行独立的石油政策。维护产油国利益,确保产油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是欧佩克的根本目标。因此,欧佩克在制定石油政策时,一方面要避免过低的油价损害产油国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油价过高刺激替代能源的发展。1973年至今,欧佩克政策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但是,欧佩克产量调整虽然能对国际油价波...
2010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多年来比较罕见的窄幅波动态势,WTI原油期货价格总体上在70~85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仅为29%,为1995年以来最小波动幅度。前10个月WTI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每桶78.1美元,同比上涨31.8%。2010年国际油价窄幅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支撑油价保持在一定价位,但供求关系仍比较宽松,特别是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出典型的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波动,完全在上年的波动区间之内运行;预计2012年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美国原油及页岩气等继续大幅增产,石油供给将保持宽松状态;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